10月17日上午,第七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在成都国际非遗博览园拉开序幕,本届非遗节期间,我市“新山傈僳族织绣”和“盐边油底肉”项目将分别参加成都主会场“四川省乡村振兴成果展”和“非遗乡村美食节”活动。
本届非遗节紧紧围绕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首次举办非遗传承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主题展,全面展现近年来非遗传承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多种路径和实践成果。
攀枝花展馆内展示的是有浓郁民族特色的傈僳族手工织绣,10名傈僳族绣娘身穿民族服饰,手捧美酒,齐声高歌,以傈僳族独有的“拦门酒”迎客方式,欢迎来馆参观的客人,成为整个展区最具有特色的展馆,客人们喝过喜庆的“拦门酒”后再进入展厅参观。
傈僳族手工纺织、传统手工刺绣出的包包、抱枕等手工品,让参观者们眼前一亮,爱不释手,赢得各方盛赞,也受到了各家媒体的采访。
“我市的非遗项目参加‘非遗节’,不仅展示了我市文化遗产的人文魅力,还提升了我市地方特色文化品牌影响力,让更多的人了解攀枝花不光有明媚温暖的阳光、香甜的芒果,还有深厚的民族民间文化底蕴。”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非遗乡村美食节”活动上,我市的“盐边油底肉”也同样受到了参观者的追捧。
新闻多看点
期待!预计明年7月,仁和主城区居民将全部用上天然气
盐边向祖国汇报 | 笮山乡村美如画,大山共和乡:生态、产业两相宜
厉害!啊喇乡大竹村种出“致富果”,今年预计要卖580万
记者:岳蕾娅
编辑:何泓
审核:梁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