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太原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官网获悉:太原市长风城市发展与更新示范区的整体规划出台啦!干货满满!大家仔细看!
目前长风商务区的发展大多集中在区域东侧,也就是五大馆、万象城周边,而长风西片区的西侧开发较少。
从今日出台的《太原市长风城市发展与更新示范区整体规划公示牌》中可以窥见,长风西片区东、中、西侧各有各自的职能分工,代表着不同的风貌区,并且和晋阳湖北岸相连,更像是一个整体协同发展。详情如下:
一、编制背景
顺应新时代发展要求,以长风示范区为例,探索城市特色中心地区发展新范式,实践山、水、湖、城协调发展新路径,寻找太原空间转型发展新模式。
二、编制目标
用新理念新思路整合长风片区及晋阳湖北部地区空间要素,优化梳理城市空间与自然空间、建成空间与可用空间、公共空间与开发空间的相互关系,营造特色鲜明,生态优美、空间有趣、服务便捷的具有示范意义的城市中心地区。
三、规划范围
北起长风大街,南至环湖北路、南中环街及龙城西街,西起西环高速公路,东至滨河西路,规划面积约22平方公里。
四、规划内容
(一)规划定位
高颜值的商务新区,有温度的品质之城,彰显时尚、人文、魅力的特色中心和城市名片。
(二)总体空间结构
规划总体形成“三面山水、功能硬轴、休闲柔带、宜居社区”的空间结构。
“三面山水”指维护示范区现状的自然山水格局;
“功能硬轴”指东西向连接西山与汾河的生态、文化、商务、旅游的长风综合轴(长风公园),以及南北向连接长风轴和晋阳湖的千峰商务轴;
“休闲柔带”为沿西山、汾河和晋阳湖的休闲文化带;“宜居社区”指环境宜人的居住社区。
(三)整体风貌
划分重点引导区、特色风貌引导区、一般风貌引导区,形成“古今门户轴、山前人文带、滨湖时尚湾、活力基质区”的特色风貌。通过《太原市长风示范区特色营造导则》,对建筑色彩、材质、高度进行控制,对重要节点建筑贴线率、建筑界面、老旧建筑更新等方面进行引导。
(四)道路功能
形成商业型、生活服务型、景观休闲型、交通型四种街道。通过《太原市长风示范区街道设计导则》,全面提升街道公共空间,打造安全、便捷、宜人和智慧的街道。
(五)公共服务设施
构建15分钟、10分钟和5分钟三级生活圈公共服务体系,通过《太原市长风示范区社区生活圈导则》,对各类设施配建指标、设施规模、设置形式、空间布局进行控制引导,提升各类公共服务设施,打造太原先锋宜居之城。
(六)生态绿地
打造“轴带连通,绿色成网”的生态绿地体系,实现“五分钟见绿、十分钟见园、十五分钟融入自然”的公园之城。通过《太原市长风示范区海绵城市规划导则》,引导公共开敞空间和开发地块内海绵设施的落实,有效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来源:太原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