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河南非遗光大,我们已经输了

2020-11-11   旅游看河南

原标题:关于河南非遗光大,我们已经输了

作者:鲁永奇

目前,我们的很多非遗传承人还在盯着各种奖项,还在花很多的精力去学习非遗精神,还在找各种领导希望领导重视,还在家里、厂里等着政策出来,其实我们已经输了。为何?因为我们没有企业家精神,没有把手里的非遗发扬光大的勇气,只有为自己谋福利的动机。

我们对于很多领导的关心,对于很多奖项的关心远远大于我们对渠道的关心,大于我们对用户的关心。之前,笔者参观某瓷器厂(我是去买东西),恰巧碰到一个当地领导参观,然后让我先回避下,我不知道对与错,领导大于市场可能没错,但是这背后透漏出来的观念是什么?我们再去想想宗庆后,想想任正非,他们是如何对待客户的?他们是如何对待市场的?不知道的小伙伴们可以去网上搜一搜,现在网上啥都有。

成龙有部电影叫《神话》,里面有一个情节是成龙在印度因为一次偷盗宝剑,把当地的一个很古老的信仰给破坏了,里面有位高僧宽慰成龙,这其实是好事,先前因为那个信仰人们都习惯于向上看,现在终于可以向下看了。可能我们缺少一个破坏者,一个既能破旧又能立新者。不过,这只是电影里的情节,现实中像这样力挽狂澜的人很少。

笔者曾经想去采访一位非遗传承人,通过朋友介绍算是要到了联系方式,结果对方直接说除了很有名的官媒,其他媒体不接受采访。作为一个采访过美团王兴、京东刘强东、李彦宏等人的老媒体人一下子傻了,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居然不知道怎么回,都不听我介绍就回绝了。这背后又透漏出什么呢?(当然也有很好的传承人)

我想作为一个非遗传承人,国家和社会给了你荣誉,(当然这里面也有一些传承人几十年如一日的辛苦和不懈)不仅仅是让你为自己谋福利,也不仅仅是把产品做好然后传下去,更重要的是要发扬光大,让市场去接受,通过市场的手段把这个文化符号给传承下去,发扬下去,而不是把非遗项目变成自家的私田。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我们有义务更好的把它传下去,既是义务又是责任。

市场经济下,尊重市场者得市场,是时候让我们去关注每一个潜在用户,每一个到店里的游客,每一个已购买的客户。了解他们,了解他们的想法,了解他们的需求,然后加上自己的优势,做出让他们愿意购买的产品。而不是"我的很好,大家不了解,需要媒体多多宣传",媒体是很重要,但是客户的口碑更重要。

首先,处理好名气和品牌的关系,名气大不代表品牌响。名气更多的是行业内的一些公众认可,这个对品牌是有好处,但是更多的是个人的虚荣心。而品牌却是产品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是实实在在的可以转换成经济利益的东西。

其次,处理好专家和客户的关系,在这个领域你是专家,但是一旦进入市场,不好意思,客户就是上帝,你必须要考虑客户的需求、市场的需求。(当然客户是有不同层级的,不一定妨碍你做精品),你有自己的傲骨,可以,就怕很多人有的不是傲骨是傲气,这就麻烦了(可能很多人连傲骨和傲气都分不清)。

当然这些主要是针对人的,毕竟没有好的带头人哪能做好事。四方有罪,罪在朕躬,真希望很多文创领域的带头人多多反思多多学习多多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