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2019年特殊人才晋升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于8月21日—8月22日评审结束,并在云南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网公示。德宏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科技人员李自卫榜上有名,他从中级职称直接破格晋升为正高职称——研究员(专业8级晋升到专业4级),成为我州历史以来最年轻的教授。
“十三五”期间,《德宏州“英才兴边”计划》实施以来,在州委、州政府的政策支持下,李自卫先后申请成立了德宏州番兴明博士专家工作站,入选德宏州第二届产业技术领军人才,同时顺利博士毕业。2018年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了德宏州农业系统首篇SCI文章,同年作为主要完成人(排名第3)获得了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刷新了德宏州建州以来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得的最高科学技术奖。
李自卫,傣族,生于陇川,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地地道道的德宏本地人。2009年12月本科毕业后入职德宏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开展玉米种质资源改良及品种选育推广工作,通过多年努力获得了博士学位,现为德宏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粮作室(玉米室)主任。据李自卫介绍,其父亲为景颇族,母亲为傣族,两种民族性格的碰撞,造就了他一种不服输的韧劲。工作期间他认识了云南省玉米首席科学家番兴明研究员,深深被番兴明对于玉米的热爱及科研创新精神所折服,下定决心拜其为师,2014年他如愿考取番老师的博士研究生,加入了这个国家级玉米创新团队,开展了玉米科研之路。
2003年,德宏州暴发灰斑病,为全国首次暴发。该病害逐年向全国蔓延,且呈上升趋势。现灰斑病已成为我国玉米生产主要病害之一,严重影响玉米产量。目前玉米种质资源狭窄制约着我国玉米育种的发展,特别是缺少抗灰斑病种质资源。近年来,德宏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在云南省农科院粮作所的大力支持下,开展灰斑病种质资源改良及创制,该任务德宏点主要由李自卫完成。该团队成功把热带、亚热带血缘加入温带种质资源中,有效加强温带种质资源的抗病性。目前该项研究创制出多份优良的抗灰斑病种质资源,发放到全国13个育种单位,特别是被玉米主产区黄淮海加以利用,选育出多个优良的玉米新品种。
李自卫表示,目前德宏已成为冬季全国双色甜玉米的主产区,甜玉米是我州脱贫致富的主要产业,但存在品种严重退化等诸多问题,产业持续性发展受限制。他今后的研究重点将聚焦于此,服务德宏主产业,希望能够得到相关单位帮助,助推产业持续发展。
来源:德宏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责编:刘亚旭
审核:杨 旻 张仁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