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粽飘香,艾蒲青葱榴花红……
中国人非常重视传统的节日,会非常在意传统的习俗。比如端午节,家家户户包粽子、吃粽子。民间还有“端午当天百草为药”的说法,人们会在端午节这天在大门上悬挂艾叶菖蒲,给孩子们洗药草澡,很多人还会在这天佩戴香包以驱蚊虫等。
这两年,端午节期间,康定街头总会遇到一位售卖艾草香包的老人。手工缝制的香包虽然不算精致,却也颜色花式多样,入眼一阵暖意。
这位老人叫倪德绣,今年已经80岁。小编在街上碰到老人时,她正带着亲手缝制的300多个香包四处售卖,她说希望小小的香包能给大家带来健康、快乐和幸福。
倪德秀老人是泸定人,4年前的端午节她第一次带她亲手缝制的香包从泸定来到康定售卖。因为很多市民都非常喜欢,之后每年她都会缝制香包在端午节期间与康定市民相见。
老人说,她每年要做四五百个香包,有时候还不够卖,端午节前很早就卖完了。
在老人自制的香包挂架上,五颜六色、形状各异的香包清香四溢。
老人说,佩戴香包是端午节的一种习俗,也是一种预防瘟疫的民间传统方法。在夏季传染病开始抬头的时候,古人为了孩子们的健康,用中药制成香袋佩戴在孩子们的衣襟和肩衣上。
缝制的香包里,最有特色,最受小孩子喜欢的也是最难做的,就是传统的飞禽走兽造型。
每年到3月份,她就开始购买材料进行制作,从下料到坠绳有很多工序,虽然很费时,但是只要大人孩子喜欢,她每年都会坚持做。
前来购买香包的汪大姐说:“这是个传统,到这个节气给娃娃带,当是一个小玩具,也可以给他们讲一讲端午节的传统习俗。”
在与老人的聊天中,小编了解到,因为年龄和身体原因,今年是她最后一年来康定卖香包。老人说,虽然以后不卖香包了,但是有人想学做香包,她还是会手把手教授。
你在端午节佩戴过香包吗?
记者:刘睿娟 马俪伲
编辑:马俪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