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找不到村干部,不是小事

2019-09-02   农视网

“随着国家对基层投入的不断加大,大多数村级组织都有了独立办公场所。但一些基层群众反映,村干部“只对上级负责,不为百姓解忧”,到村里办事经常找不到人,甚至一些村干部挂着书记、主任的头衔长年累月不在村里,“身在基层却背对基层”现象在一些地方较为严重。”

大部分时间都在忙自己的事情和产业

不少村干部大多数时间大门紧锁,尽管有规定村干部要轮流值班,但是基本上都是“墙上制度”,村民去办事时常常不见村干部的人影。

在农村,村干部大都有自己的产业,他们竞选时很积极,但一旦选上村干部,对村民的事情往往不再热心。除了上级部门要求开会,以及完成上级交办的任务,他们大部分时间都在忙自己的事情和产业。

还有些人当上村干部后,依然外出打工,然后“遥控”其他村干部和家里亲戚代为处理村事务。

上级任务考核多了,与群众交流的时间少了

也有不少村社干部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工作上,但往往是事务性的工作多,直接服务群众的工作少。

1

一位在东部农村社区任职20多年的支部书记表示,现在基层工作越来越多,考核压力很大。

2

某贫困村村支书说:“现在每天真的很忙,跟村民们接触的时间在不断减少。有时候我都在想,花这么多时间迎检、做台账、开会,还不如省下时间多为老百姓办点实事。”

3

“村干部大多是本村人,村民之间发生点矛盾、村民有什么困难和需求,调解处理起来很便利。”东部某乡镇一位基层干部表示,如果大部分村干部没时间“搭理”老百姓,会激化干群关系。

村民一次找你,你不在家,两次找你你说没时间解决,三次四次下来,老百姓慢慢就会对村干部失望,原本可能很小的问题也会越闹越大。

村民找不到村干部,不是小事

一方面,村干部自身应提高责任意识、服务意识、规矩意识。另一方面,对农村干部队伍的管理也要加强。此外,地方政府还应转变工作作风,减少不必要的会议、检查、汇报、台账等。

农村干部,一头连着广大农民群众,一头连着党委和政府,其状态与作为关乎基层基础的稳固,直接影响群众切身利益的实现,乃至乡村振兴的进程。村民有事找村干部,村干部却不在岗,这看似是一件小事,但次数多了,会让村干部在群众心中的形象大打折扣,不仅会疏远干群关系,还会拖累农村各项事业发展。

当然,这些主观“跑偏”的村干部毕竟是少数,我相信大部分村干部还是为农民着想的!

农民朋友们,你们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