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田野
从战“疫”关头专题,到滚动栏的疫情速报、有关复工复产的通告,再到新闻特写……打开“陇南发布”微信公众号,点开界面下端的“陇上江南”融媒体小程序就会看到,战“疫”信息在这个小程序里实现了全覆盖。
3月6日,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采访时,甘肃省陇南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苏海军介绍,“陇上江南”小程序有着强大的“后台”——陇南市融媒体中心,在它的后方有融媒体生产平台、媒资共享交换平台、融媒体指挥管理系统的有力支撑,并与陇南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陇南乡村大数据系统打通,是集政务、宣传、服务为一体的融媒体综合服务平台。该平台以“陇南发布”微信公众平台为入口,联通陇南市宣传资源,融通县级融媒体中心,打通市直部门服务功能,形成了一个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业务协作的体系。截至目前,“陇上江南”小程序已发布疫情防控稿件近3000篇。
“自1月21日以来,‘陇上江南’融媒体平台平均每天发稿100条,内容涵盖相关政策措施、疫情防控防护知识、抗疫一线感人故事、物资保障等相关信息。”一直坚守在“陇上江南”小程序编辑岗位的陇南日报社记者袁媛远说。陇南电视台记者宗明说:“我们每天上传陇南视频新闻10条左右,可以随时点播、回放,很方便!”
“‘陇上江南’信息发布很及时,为成县疫情防控提供了很好的宣传舆论平台。”陇南市成县融媒体中心总编辑刘敏说,每一条信息的发布覆盖了乡村大数据76万用户和全市70%以上的家庭。
“陇南市融媒体中心各个平台的作用,在这次抗击疫情中得到了充分发挥。”陇南日报社总编辑蔡向德说,每天“陇上江南”小程序的监制和责任编辑都通过媒资共享交换平台媒体热点、本地资讯栏目里的报纸、APP、网站、微信、微博、论坛等数据,掌握中央、省级媒体对疫情的报道信息和市、县、乡等抗击疫情的相关做法、动态消息和感人故事,并通过信息汇总分析,形成新闻选题,指导当前的新闻采集和编排。
“具体到一篇文章,被哪个平台转载,阅读量是多少,关注点在哪里,都能精准掌握。”苏海军告诉记者,正是通过后台数据分析,了解到中央、省级媒体对复工复产的关注,群众对外出务工的迫切心愿,陇南结合本地实际,通过乡村大数据平台推出外出务工人员电子健康码和健康通行证,解决了疫情期间陇南籍外出务工人员和群众安心就餐的难题。
据介绍,电子健康码和健康通行证一经推出,陇南市委宣传部通过融媒体指挥管理系统,指导陇南日报社、陇南电视台成立专题策划采访组,采写了《三只口罩的背后》《陇南:不用介绍信 大数据为您健康“背书”》等系列稿件,并通过融媒体生产平台编辑成适合“陇上江南”等多平台发布的推文,受到了陇南群众的广泛关注和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