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云端·园区头条]
1·海南博鳌乐城:打造国际一流医疗旅游区
根据人民日报消息,2019年9月16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印发《关于支持建设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当天举办新闻发布会,邀请四部门和海南省有关负责人介绍《方案》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目前,先行区共引进签约院士专家团队51个,正式受理投资项目81个,开工建设16个,已有9家医疗机构开业或试运营;先后创造了全国第一例特许进口的蓝牙心脏起搏器植入手术、人工耳蜗植入手术等“14个全国第一”。2018年,先行区接待医疗旅游人数同比增长69.1%,2019年1至8月同比增长41.2%,形成了良好的品牌和氛围。
2·山东新金融产业园:新旧动能转换现代金融产业首支母基金 总规模50亿元
根据齐鲁晚报消息,近日,总规模50亿元的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现代金融产业母基金成立仪式在济南举行,该基金由蔷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蔷薇控股”)联合山东高速集团、山东国惠投资有限公司、山东钢铁集团、山东财金集团共同发起设立,并在位于市中区的山东新金融产业园完成注册。母基金将聚焦金融科技、供应链和场景金融,借助科技来创新特色化、差异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为企业打造一条全新的、富有竞争力的生态链、价值链,为新旧动能转换按下“快进键”。在全面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的过程中,需要大力培育金融新动能,努力将金融资源配置到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领域和薄弱环节,全面提升金融服务效率和水平。立足市中区的山东新金融产业园,就是这份担当下的重磅注解。据了解,山东新金融产业园作为“山东省重点服务业园区”,注册金融、类金融机构150余家,包括股权投资机构110余家,管理基金规模超过1600亿元。园区将秉承“发展新兴金融,助力动能转换”的理念,为入驻机构提供标准化、专业化、全方位服务,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促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助力创业企业发展,建设全方位、全链条产业金融生态系统,成为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推手。
[中经云端·经济开发区]
1·广西经济技术开发区江南法院:“三走三问三提高”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根据南宁法制网消息,江南区法院经开区法庭坐落于广西首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企业较多,仅2018年法庭审理的涉企业案件就达2149件,占全庭案件的71.6%,标的额高达4.5亿元。近年来,经开区法庭始终以“公正司法、服务园区”为宗旨,探索建立“三走三问三提高”工作机制,全力打造最优营商环境。此外,法庭还与辖区内重点企业、涉困企业建立长效帮扶机制,向企业派驻联络法官,定期召开行业座谈会、走访调研、发出司法建议等方式,为企业打造“风险防范港”。截至2019年6月,经开区法庭共计走访企业30余次,开展法治讲座10余次,为企业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了优质高效的司法保障和服务。
2·江西省赣州经济开发区提升绿色发展水平
根据江西日报消息,日前,工信部公布第四批绿色制造名单,其中,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入围国家绿色园区,位于该区的赣州市富尔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入围国家绿色工厂。近年来,赣州经开区始终坚持绿色发展主基调,积极落实国家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相关政策,形成高耗能高污染企业无法入园的硬门槛。为推进园区绿色化建设,赣州经开区还致力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持续推进能效提升,强化资源高效利用,提升资源产出率。同时,不断推进基础设施绿色化,提升绿色承载力,培育壮大新动能,推动产业绿色化转型,并且通过强化创新引领,提升运行管理绿色化水平。2016年至2018年,赣州经开区绿色产业增加值占园区工业增加值比例分别为41.2%、43.5%、45.9%,固体废弃物处置利用率达100%。
[中经云端·高新区]
1·武汉东湖高新区:万亿级大健康产业在光谷打开“健康之门”
根据长江网消息,2019年9月12日,光谷人福国际健康城展示中心开放,武汉万亿级大健康产业在光谷初露“国际范儿”。据了解,人福国际健康城项目位于东湖高新区高新大道和光谷三路交叉口西北角方位,对标美国最早也是最大的医疗商城之一杰克逊医疗商城、拥有700多家医疗保健行业领导者的菲律宾迪拜康城,希望能弥补光谷生物城医疗健康服务产业空白,以“药、医、养、健”四位一体的大健康产业体系为核心,该项目累计投资将实现25亿元,待2022年完全建好后将引进200余家企业,园区企业整体收入突破100亿元。
2·江苏省泰州市医药高新区:医药城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根据泰州市医药高新区消息,随着一批标志性企业加快汇聚,中国医药城的产业化进程明显加速。总投资22亿元赛孚士抗体药物CDMO生产基地项目开工建设;勃林格殷格翰泰州工厂首个猪疫苗产品“蓝福莱”正式上市供应市场;中慧元通公司投资4亿元的疫苗生产项目一期工程建成;美时医疗产品出口至“一带一路”沿线12个国家和地区;泽成生物一次获批5张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江苏百草堂独家申报的中药品种丹芪舒心胶囊取得药品生产批件;硕世生物获科创板“入场券”。目前,中国医药城已有35家药品生产企业取得生产许可证,获得168张药物临床试验批件、111张药品生产批件。入驻医疗器械研发生产企业386家,103家企业取得《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并投产,获批产品注册证或备案凭证1253张。
3·成都高新区:天府国际空港新城助力发展航空产业
根据人民网-四川频道消息,2019年9月18日,正值2019北京航展,成都天府国际空港新城暨成都高新区航空产业推介会在京举行。中国民航局、中国商飞、中国国际航空、赛峰和英国罗尔斯罗伊斯等中外航空科研院所、企业、行业协会近100名代表参加活动,共商航空产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助力成都高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从无到有、从有到优,成都高新区航空产业近年来迅猛发展,与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经济三大主导产业共生共荣、协同发展,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支撑。成都高新区突出的区域优势和日趋成熟的产业链,吸引了众多参会企业抛来“橄榄枝”,也吸引了一批具有全球资源的中介机构,戴德梁行便是其中一员。成都高新区国际合作和投资服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成都高新区已与包括戴德梁行在内的一批国际机构签订招商合作协议,围绕包括航空产业在内的主导产业企业招引不断深化合作。
[中经云端·经济新发展]
1·河北省沧州渤海新区:绿色化工技术从跟跑到领跑
根据河北经济日报消息,近年来,渤海新区不断加大科技研发、环保投入力度,支持全区所有规上工业化工企业建立化学化工研发中心,到2022年将实现全覆盖,助推绿色化工产业技术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华丽转身。化工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早在2003年,沧州就成立了全国首家化工园区——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多年来,当地以绿色技术为导向,倒逼产业发展精细化工新产业、新业态,并积极扩大与高校合作,攻克环保技术瓶颈制约,提高项目科技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