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养生意识的逐渐提高,养胃这概念也逐渐在养生群体中流传开来,各种养胃更是知识层出不穷,令人应接不暇。但这些养胃方法到底谁是李逵谁是李鬼,则需要我们自己进行判定。错误的养胃方法不仅达不到养胃目的,相反的,还会加重肠胃负担引发胃部疾病,造成不良后果。
1、白粥养胃,需坚持喝
白粥的确在一定场景下具有养胃效果,作为清淡饮食的代表,白粥在某些胃部疾病爆发时食用不会像其他食物一样对胃部造成较大刺激。因此,可在一定程度上认为白粥具有养胃作用。
但对于正常人而言,白粥营养成分较为单一,长期喝白粥不仅会导致肠胃蠕动速度变慢,还会使人体营养摄入不足。长此以往,对胃部健康和人体的正常运转着实是有害无益的。
2、吃姜养胃
吃姜养胃并非适用于所有体质的人群,若患者在胃寒情况下食用生姜,大多可以取得一定的改善效果。但如果患者处于胃热情况,此时食用生姜不仅达不到养胃的效果还会刺激胃部,不利于胃部健康。
3、只吃蔬菜可以养胃
人们通常认为,肉类不好消化,多吃蔬菜可以帮助消化,更为养胃。但事实上,并非所有的蔬菜都好消化,芹菜、韭菜等纤维素含量高的蔬菜在食用后更容易造成胃粘膜机械性损伤,加重胃部不适感。
除此之外,依靠只吃蔬菜的养胃方法不仅会造成营养摄入不均,还会打乱胃部的正常工作规律,反而容易导致胃病或加重胃部不适。
4、睡前喝奶养胃
许多人发现,睡前喝杯热牛奶可立即使胃部不适症状得到缓解。从表面上来看,睡前喝奶可稀释胃酸,并且,牛奶可在胃粘膜表面形成保护膜,起到养胃作用。但事实上,这种所谓的“保护”都只是暂时的。
相反的,在牛奶的刺激下,胃部胃酸会增强分泌作用。因此,睡觉前饮用牛奶不仅不能保护胃粘膜起到养胃作用,一定程度上还会加重胃部不适症状。
养胃方法众多,稍有不慎便会进入养胃误区,不仅无法得到较好的养胃效果,甚至还有可能赔上胃部健康,实在是得不偿失。因此,对于普通人而言,在具体养胃方法的选取中需擦亮双眼仔细甄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