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补习班》怎样讲出一个好故事?

2019-07-22     明天会更好651011

今日无事去看了电影《银河补习班》。一个关于教育和父爱的故事,该如何教育孩子?这个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故事讲的很好,以下是看完之后的收获。

以终为始

第一次听到这个词儿是王朔在《30天认知训练营》里说的,大盗萨顿越狱的故事,惊险刺激有趣,内容都在一本书里叫做《钱就在那里:萨顿自传》。

以始为终,从终局开始讲故事。这是一种很常见的写作方式,很多著名的作品里都有这种情节和桥段,例如《百年孤独》。

因为结局确定,所以中间的很多风险和不确定性,其实已经被掩盖了,很多运气的因素被遮蔽了。

很多时候都需要这种思维,从结局开始思考,如何才能一步步地达成,而后根据自己的能力,设计每一步的步骤和环节,不要扣得太紧,因为容易出现多米诺骨牌效应。

系统过于复杂,耦合性太高,容易出现大面积的系统性灾难。而对于一个执着的个人来说,这一点其实是可以忽略的。

骆驼祥子

我有个非常崇拜的作家叫老舍,老舍有个非常有名的作品叫《茶馆》,当然跟本主题无关,我想说的是他另外一部作品叫做《骆驼祥子》。

这是个好故事,其实有套路的,著名作者贾行家,曾经总结过骆驼祥子里的故事套路。目标、阻力、努力行动、结果、意外、反转、结局。

当我看到,反复从努力开始,最终回归失败的马氏父子,突然想到了,一直想要有一辆自己洋车的祥子。越努力,处境越糟,反抗的能力越弱。

观众的心在被剧情反复捶打,哪怕知道,最终一定是大团圆结局。一个年轻人从积极向上变成活死人,可能相差的只是一个马飞似!的结局。

可成为马飞,还不如祈祷买彩票,都是头等奖呢,后者的概率可能更大一点。我们的人生有很多阻力,人生如戏,定下了一个目标,会出现各种情况,各种打击。

事事如意基本不可能,也未必是好事儿。如果遇见了阻力能够认真想,把这事想清楚、想明白、想透,也未必是一件坏事。

对比

从未有过像今天这么深刻地意识到对比的作用。前期的牢狱之灾,父子俩同时在经历这种苦难,迅速的切换,场景的对比,把人的情绪一遍遍的压抑下来,down下去。

因为只有down下去,然后等到爆发,真正结局时,才会有爽的感觉。而看场电影,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爽。

好像马飞躺在草地上,闻到青草的气息。不知道在看电影的哪一个瞬间,我突然明白了对比,真正的含义,就像一把锋利无双的宝剑,可以砍倒大树,移平山川,可以直指人心。

不停思考

记得在很久以前,李笑来曾说要思考,长期而深入的思考,一定不要忘记脑子的作用。在看到电影中的一直想时,突然感觉有异曲同工之妙。

作为人,我们的手脚大概率是一样的,真正的区别,在脖子以上。这个决定了,我们过时间自由,金钱自由的生活;还是为生存奔波的日子。

一直想,尤其是在困境中,自信自己是可以解决的,而后寻找自己目之所及能用得上的工具,也许解决方法就在眼前。

喜欢穿别人的旧鞋子吗?

在听到这句话以前,我一直觉得,作为文人借鉴抄袭其实是很正常的。见过顶级的高手,才会知道自己的斤两。

当然这更可能是我给自己找的借口,实际上就是懒,不想思考,所以没有自己的想法,情绪做完决定之后,自己给自己找一个合理的借口,自我安慰。

当听到邓超问他儿子说,喜欢穿别人的旧鞋子吗?我突然心里被刺了一下,当时不明白为什么,现在想,抄袭是对自己作品的不负责任,对自己的贬低和否定。

作为初学者,能力和愿望不匹配,想要的太多而能力太单薄,撑不起来想要的大厦。确实更让人悲伤,想解决方案,看到好的抄过来,好像是理所当然的。

但其实这让自己的能力,没有了锻炼和提升的机会。这让我想到了说过类似话的村上春树,他说:失眠的夜就像胖邮差,很难得。我想做那个不穿别人旧鞋子的人。

痛苦的往事加上时间等于笑点。

前两天听到一本书叫《如何成为讲话有趣的人》,其中一个观点说,怎么写段子?这里针对的是脱口秀演员。

作者创造了一个好段子的公式,叫做幽默=悲剧×时间。生活中会发生惨事倒霉事,它经过时间的发酵,你能用一种抽离的、戏谑的、自嘲的眼光看待它,它才可能会成为笑料。

当马飞走下太空飞船,坐在椅子上,然后他的爸爸对他说:刚才那个魔术真好,你可以再演一遍吗?

这句话其实最初是,马飞看到桥塌了,跟他爸爸说的。因为这个大桥他的爸爸做了7年的牢,这就像餐桌上放了一堆的餐具(惨剧),加好几个杯具(悲剧)。

而这个时候他的爸爸再说出这句话,就表明邓超饰演这个人物,其实已经放下了。放下了那么多年受到的委屈,不公正,痛苦,当然你也可以说他对马飞的爱超越了这些。

最后是一个不成熟的小建议。

前两天听到一本书叫做《弦理论》,它说的不是物理,而是网球,核心是一个普通人如何能成为顶级运动员?

一个普通人如何成为职业的甚至顶尖的运动员,需要跨越哪些障碍?在美国,想要成为顶级网球运动员,世界排名前80的,需要先成为地区冠军,才有资格参加高级别的比赛。

去见识那些高水平选手什么样,而后可能非常残酷的认识到,你怎么改进都打不过别人。对于一个普通人,想成为职业的,关键是要在少年时代见识过顶级的水平,他的见识决定了他能做成什么样,如果没有这个见识,那他基本上很难进步。

还有就是关于兴趣,如果一个地方没有兴趣,那就不要跟那些有兴趣的疯子争。如果刚好有兴趣,时间又允许,那么带孩子去见识一下顶级的水平什么样?这绝对是一件非常划算的事情。

谢谢欣赏,个人观点,欢迎共同探讨。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yu_tGGwBmyVoG_1Zo2k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