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南山傍,秦岭脚下,总有股让人难以明说的神秘,那座深藏秦岭之巅,终南山里的大学:西安翻译学院,一直有着三秦大地赋予的神韵,让人心生向往。
青葱的岁月,怀念的时光,似水的流年,一晃就过去了,承载着我们曾经所有的青春时光,被定格的旧时光在记忆的隧道里发出耀眼的光芒,有关大学的那些人,那些事,历历在目,挥之不去,带着悸动和希望,在路上,不期而遇。
趁着周末,和好友驱车而往。经长安道,过秦岭,没多久到达西翻,不远处的终南山,云雾缭绕,仿若仙境。
西翻,从字面意义来看,是以翻译为主的大学,事实也的确如此,多年以来,从这里更是走出了无数的高级外语人才。不由得想起我的第二个大学,西科。当年的班里有两名同学正是从西翻来的,别的不说,英语确实厉害,刚入大学没多久,就已经考过英语专业六级,在备考八级。
整个西翻校园,古朴而典雅,刚进校门,两边的爬山虎,密密麻麻,错落有致。虽已到秋季,但丝毫不影响长势正旺的它们,守护校园的同时,它们也在成长。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多雨的西安总是给人一种难以言说的情愫,走进西翻,放眼望去,不远处的终南山环抱四周,让人不由得想多呼吸呼吸这难得的清新。
风乍起,吹皱一池秋水,吹拂我的睡靥,柳叶随风,蓦然驻步,徘徊在西翻,我仰首,苍穹如华盖,那行如流水,恰似遗失的美好。一袭无形的风,从指缝间穿过,朴实而又梦幻,坚持而不失执著。
和好友谈及大学,除过专业、教学软硬件之外,更喜欢大学的何种环境?个人竟脱口而出的说到古朴、历史。
走进西翻,仿佛走进秦岭山脉一隅,成排的柳树沧桑而年代感十足,非城市里的那种垂柳所能比及,拾阶而上,地面上的砖块之间布满了苔藓,那一刻如入梦境,鸟叫声、水流声,奏出秦岭山下最美的交响曲。
秦岭大,大的无法形容,只能说是最具中国特色的一道屏障。尤其看了三叔《盗墓笔记》有关秦岭的描述,愈加对其充满敬意。而我和秦岭有关的交集也很多。
从我们县城走出,凤县和宝鸡之间的秦岭是必经之路,九九八十一个弯,让人记忆深刻,如今,更成为思乡的见证。
某次跟着单位扶贫,去了商洛,某小学,这片地方同样属于秦岭的分支,四处的房屋大都依地形而建,孩子们天真无邪,笑容充满着难以形容的干净纯洁如秦岭的博大。
这一次,来到西翻,再次走进秦岭,体会却是同样的难以忘怀。
过诒渡桥,没多久,便是西翻的露天体育场了,跑道、足球场、以及不远处的山、树,融为一体,构成一幅美好的生态交响曲,我想在如此之地踢一场畅快淋漓的足球或者来一场歇斯底里的跑步一定很美好吧。和跑道相邻,座落山脚下的篮球场,同样壮观,让人有些蠢蠢欲动的想一展身手。
径直而行,终南学社悠然而现,显而易见,这里是学子们探讨学识、共同交流交流的地方,大学,本就是一个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地方,不是吗?
叠翠山坡缀饰了校园的漫浪,潺潺流水浮动着大学的美丽,图书馆内凝聚着先人的智慧,曾几何,友人相携,依傍草地,温习书本,嬉笑玩闹,任时光点点,闪烁着,在心间,在校园,在未来。
诒鸣广场、口语角,处处都是研学之地,我仿佛看到无数学子晨读学习的情景,想起毛润之那句‘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挥斥方遒‘的情怀之致,遥遥书声琅琅,灵韵尽染,清和成卷,恰如三月花雨,纷扬一霎,盈落于心,沁出宜人芬芳,分明是一种积淀着感动与自信、催人上进的力量。
荣即不谢春,凋亦不怨秋,我们的大学生活,我们的青春,我们的未来,是何似于莲花,更胜似于莲花!大学,是诗一般的梦幻,大学似诗一般的真实,置身于青春和生活之中,请记住:前方路途依旧,柳暗花明或是风雨如晦,不管人生如弓,无论青春似箭,开弓后,请勇往直前。
秩秩斯干,幽幽南山,云横秦岭家何在?踏访终南山脚的西翻,再回首,深邃幽静的一情一景一山一水,让人亦久久不能释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