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任盈盈
虽然距离“227事件”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的时间了,但是这件事带来的影响却丝毫没有减弱,肖战粉丝依旧活跃,路人对粉丝群体的声讨也没有停止,而肖战本人至今没有发声,其各种工作也基本停摆。
除了这些直接的影响,“227事件”还引起了大众就偶像和粉丝行为的一些讨论。
近日,何炅在综艺节目《朋友请听好》中就“粉丝和偶像的关系”问题发表了一些看法。
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总结,这个词应该是“平等”,在综艺节目播出后,很多网友表示十分赞成何老师的观点。
你为什么会追星?
如果以这个问题自问,大家的回答是什么呢?我想大家一定会脱口而出两个字——喜欢。
喜欢一个明星就像现实中喜欢一个人一样,可以有很多的理由,也可以没有理由。
于是,很多人会为了自己喜欢的明星无条件的付出,以各种方式来支持其演艺事业。
但其实,这不应该是追星产生的直接影响。
关于如何追星,何炅用了一句很生动的话来总结:偶像是一颗星,但你是自己的太阳。
偶像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有不同的意义,但是喜欢偶像和喜欢一个身边的人,是完全不同的。
我们每个人都清楚,偶像其实离粉丝很远。
粉丝对偶像的感情,“崇拜”比喜欢更适合。
在追星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把自己放在中心位置,偶像给自己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是粉丝首要考虑的东西。
最好的追星方式,就是把偶像当成是榜样,以其为目标,把自己变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娱乐圈里就有很多追星的艺人,因为崇拜某个人而踏进娱乐圈,不断努力,最终也成为了优质的偶像。
这便是追星的力量,同样是追星,与其完全无意义地追随一个人,倒不如想想,要怎么努力才能向偶像看齐。
除此之外,何炅还表示,粉丝们在向偶像投射感情的同时,也会让偶像感到压力,从而对其产生负面影响。
前几天看到了这样的一个问题:你真情实感喜欢5年以上的明星是谁。
很多网友表示,自己说不出答案。
“铁打的粉丝,流水的偶像”,这种现象不仅应该引起粉丝的思考,更应该引起偶像们的反思。
我们不难发现,在造星模式日益成熟的现在,却很难再有一个周杰伦。
一方面,新人辈出的娱乐圈竞争日益激烈,另一方面,能持续产出高质量作品的艺人也越来越少。
这个问题是由市场和艺人共同决定的,流量时代,很多实力派艺人也走上了流量路线,虽然,如今也有不少实力和人气兼备的艺人,但是,靠脸吃饭的艺人还是不在少数。
其中有些艺人是被迫靠“脸”吃饭的,而有一些,是心甘情愿靠“脸”吃饭的。
因为市场的一些问题,很多歌手、爱豆都开始拍戏,走上了全方面发展的道路。
对于靠“脸”吃饭这件事,何炅在节目中表示,这并非一个长久之计。
我们以周杰伦为例,如今的他人到中年,甚至有些发福,但是这丝毫不影响他的人气,因为他有高质量的作品,他的作品令人期待。
时间会带走青春,也让粉丝们的审美变得疲惫,但是时间带不走优秀的作品,高人气始终是要靠作品维持的。
如今,有很多方式来体现一个人红不红。
各种人气榜的榜单、代言的数量、影视作品的收视率,甚至是机场的接机人数......
这其中,有一些是靠偶像自己来争取的,有一些是粉丝为支持偶像而自发进行的。
流量时代,对于一个艺人来说,人气似乎等于一切,高人气偶像可以一呼百应,他们在各方面都有更多的主动权,他们可以看起来毫不费力地拿到令很多艺人羡慕的资源,不断地为自己的演艺事业增添色彩。
但是,依靠人气就等于是依靠粉丝,这在一定程度上,就会增加粉丝对偶像事业的干预权。
对于粉丝来说,这种干预体现为类似于为偶像数据打投、购买其代言的商品,以及粉丝自认为可以维护偶像的一些行为。
但是粉丝并不是专业的职业规划人士,他们往往会陷入某种自我感动,过度干预偶像的事业,可能会对偶像的事业产生负面影响。
最典型的应该就是最近的“227事件”,因为粉丝的自发性行为,肖战甚至被传出了“雪藏”的消息。
如今这样的局面,并不是粉丝一方造成的。
多日之前就有人提出了“偶像失声”的概念,这个概念得到了很多网友的赞同。
偶像不对粉丝进行督导和管理,最终会造成无法收拾的结局,也是可以预想的。
如今,很多人认为“追星”是一个贬义词,其实,崇拜一个人本没有错,错的是崇拜的方式,以一种不恰当的方式追星,不仅会浪费自己的时间,甚至还会对他人产生不必要的影响。
最后,想把作家伍倩的一段话送给追星的你:青春是一晃眼的事,我们要好好度过,尤其是要在现实中度过,而不是拿内心戏荒废时间,不要回头来看时,发现自己在心里头波澜壮阔了十年,可在现实里什么也没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