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赢了!韩红激动表白,这个95后武汉女孩征服了全世界!

2021-04-16   周冲的影像声色

原标题:中国赢了!韩红激动表白,这个95后武汉女孩征服了全世界!

2021年4月13日下午,王霜再次让整个中国沸腾!

在苏州奥林匹克中心体育场,中国女足打败韩国队,坐上了亚洲区最后一趟去往东京奥运会的列车。

球员们相拥而泣,为这久违的荣光。

长达120分钟的鏖战,中国女足上演了“绝地反击”的戏码。

上半场,中国队落后韩国队2球。

姑娘们在赛场上拼命奔跑,可传球不到位让全场感到焦虑。

所幸,中场时战术得到调整。

王霜,这个26岁的武汉姑娘,踢出了最为关键的两球。

中国女足,活了!

全国人民都在为“铿锵玫瑰”欢庆,为好久不曾迎来高潮的国足欢庆。

可胜利的背后,少不了血与泪。

赛后接受采访,王霜喘着粗气,撑着嗓门,满身倦态:

“从90分钟比赛到加时120分钟比赛,我们从来没有想过放弃。”

“即使我们上半场2:0落后,但我们一直坚信能够扳回来。”

“我们130多天集训,每天都是1万多米的跑动距离,就是冲,也能把韩国队冲垮!”

这个26岁的姑娘,再一次梅开二度,成为了“英雄”般的存在。

连韩红也按奈不住激动之情,表白王霜为“我的女神”。

在讲究“成王败寇,战斗征服”的竞技体育面前,成功从不能靠泪水,也不看长相。

中国女足的每一个姑娘,似乎都早早地明白,比赛后半场拼的是意志。

可对王霜来说,球场上除了意志,还要拼命。

“即使是在这个场上,把命豁出去。我们都要把这个球保住。”

“让世界瞩目”这件事,对王霜来说,已经不是第一次。

她被冠以“中国女梅西”的称号。

球踢得好,人长得也俊美。

2018年,王霜成为了继“孙雯、白洁、马晓旭”之后的第四位亚洲足球小姐。

在此之前,她还是“中国女子金球奖得主”“足球界的当家花旦”。

她凭借一颗颗进球,惊艳着整个世界。

20岁,她一脚踢破了美国队11年来比赛不败的纪录。

21岁,她就扮演着“力挽狂澜”的角色,在整个队伍面临失败之际,一脚踢败朝鲜女足。

24岁,创下17秒攻破对方球门的纪录。

在她身上,似乎有说不完的奇迹。

每当人们提起王霜,赞美之词都极具重量。

“扛起中国女足复兴大旗的人。”

“世界顶尖球星。”

“天才运动少女。”

很少人注意到,这个皮肤黝黑的,在球场上肆意拼搏的姑娘,眼里划过的还有落寞。

比起“球星”,或许她更爱别人叫她“踢足球的”。

她是普通的,甚至比普通人还要遭遇多一些“不幸福”。

在最初,足球对王霜来说,既没有上升到理想的高度,亦不能作为谋生的手段。

她就是热爱,很纯粹的爱。

家庭的破碎后,足球成了寄托。

5岁时,王霜父母的婚姻破裂,两人选择离婚。

他们各自离开武汉,抛下王霜一人。

姨父姨妈成了她唯一的依靠。

从小寄人篱下,幸好王霜的姨父姨妈都待她如亲女儿。

那时,她最大的快乐就是和表哥踢足球,在场上疯跑,没有姑娘家的样子。

她整日混迹在一群男孩中间,和比自己高壮的人抢球。

踢球时,她从不收脚,磕着碰着从没喊过疼。

男生们都叫她“铁妹”,野劲儿十足。

在球场上,有人看不起她是女孩,她心里暗暗生出不服气。

拼得越狠,跑得越凶。

这样的她,被足球教练徐义龙看中了。

“我不经意间发现了一个孩子好快,跑起来,而且是个女孩子。”

王霜的足球之门被正式开启。

图片来源:《人物》

对于足球,那时的王霜有着近乎痴狂的迷恋。

在训练队里,教练要求大家每天写日记。

王霜把每一场的战术安排和训练意图都写得清清楚楚。

她是队里唯一一个女孩,力量会稍逊于身边的男孩。

但她并不认输。

每天,她都在琢磨着“以柔克刚”的打法。

在家里,她常和表哥比赛颠球。

从江汉大学的足球场一直颠回家,中途掉落,就要回到起点从头再来。

表哥只当是游戏,而王霜却非常较真,非赢不可。

一旦掉落,她就回到起点,一次又一次的重新开始。

不服输,要强。在表哥的记忆里,这个表妹真的很拼。

图片来源:微博

同时,她是有野心的。

就像小时候,两个苹果摆在面前,王霜一定会选大的,不要小的。

知道自己要什么,并持之以恒地往前冲。

王霜如愿以偿。

12岁时,入选国少队。15岁,入选国青队。17岁,入选国家队。

这个武汉出来的小姑娘,以球技征服着整个足球界。

中国女足前任主教练郝伟,不禁感慨:

“那时候还是个小丫头,但确实看她第一眼,她在技术的能力上,包括球的智商上,可以说一看就比别人高一等。

而且在这个位置上也很适合,因为她又小,她的技能,那个时候其实已经展现出她的才华了。

确实是,可以说中国女足这么多年来,她可以说是,除了孙雯,可能就是她了。”

孙雯,了解足球界的人,都知道这朵“铿锵玫瑰”。

1999年,女子世界杯足球赛,孙雯打入7球成为最佳射手。

那年,中国队大胜,写就国足辉煌。

可自此之后,国足却迟迟没有走向另一个高峰。

成绩惨淡,屡屡更换教练。

这个行业,迫切地需要一个“新英雄”的出现。

而王霜,就是这样一个被赋予期待的人。

只是,当期待值被加满,她踢的倒有了些犹豫。

她常常问自己:

“唉?我是不是还喜欢踢球?”

23岁,王霜做出了一个决定——出国踢球。

那年,她刚刚拿下亚洲足球小姐,成为第四位“亚洲天后”。

耀眼的成绩,令她声名鹊起。

可是当她回顾自己的职业生涯,却觉得似乎没什么值得炫耀的。

“我已经23岁了,再不出去就没有机会了。”

这句话时时刻刻在她心里响起。

2018年8月3日,她下定决心,签下了巴黎圣日耳曼女足。

为期两年。

这支球队给她开出了一年超过一百万人民币的薪资。

但与国内相比,薪资少了一半。

踢球的压力,更是翻倍增加。

没人理解她为何做出这样的选择。

父母(王霜的姨妈姨父)一度阻拦。

“现在国内市场这么好,钱也赚得多,为什么非要出国踢球那么辛苦呢。以后退役了,就在武汉的大学当个老师多舒服。”

王霜不是不知道留洋踢球会遭遇什么。

两年后,国内球队还有她的位置吗?

她不知道。

但目前的现状,不是她想要的。

图片来源:网络

“钱都是赚不完的,她还是想给自己一个交代。”

“如果一直留在国内,在一个没有压力的环境下踢球,我会安于现状、不思进取。”

放弃高薪,放弃已有的荣光。

王霜对“留洋欧洲”充满期许。

“这回是真的成了。”

国家放行,现任国家队主帅贾秀全叮嘱道:

“一定不要满足于现状,到了国外要拿出200%的努力,严格要求自己。只要有一个好的状态,国家队的大门一直为她打开。”

在国外踢球,王霜语言不通,每周要上两节英语课。

在人生地不熟的状况下,王霜用球技打开了世界的大门。

法国体育媒体的头版头条上,开始出现黄皮肤的中国女孩。

王霜刷新最快进球纪录。

她成为了首位在欧冠进球的中国女足球员。

在前辈们都未曾驻足过的草地上划出属于自己的痕迹。

她甚至拥有了外国球迷。

光环之下,随之而来的还有无穷无尽的压力。

中国球迷的目光,世界的目光全部压制在她一个人的身上。

她不停地对媒体说:

“我的现在压力确实很大,感觉大家把目光都放在了我的身上,如果表现不好的话,我就会感觉到对不起大家。”

人最害怕的,就是光环之后的坠落。

2019年,王霜参加女足世界杯。

无上光荣,但彻底失败。

球队止步十六强,她自己一球未进。

腰伤复发,她忍着,熬着,向姨父抱怨“为何运气这么不好”。

现任女足主帅贾秀全在回答记者的采访时,直言不讳地公开批评她:

“你觉得她下半场踢的怎么样?还用问我吗?大家都看到了。我需要的是团队足球,而不是某一个球星。”

王霜让所有人失望了。

下场后,她哭了。

那天,她不断地告诉自己:

“我再也不踢球了,我再也不踢球了。”

那感觉,就像一个优秀的孩子,有一天考试没有及格。

没人记得她的100分是怎么来的。

只听到有人说:“没及格就是因为没努力,就是骄傲自满。”

“王霜不过如此。”

六个字落在了这个武汉姑娘的身上。

现实让她怯懦。

她解除了和巴黎圣日耳曼俱乐部的合同,重新回到了武汉。

她谢绝了一切采访。她只觉得心力交瘁。

“还不到一年的时间吧,我觉得我真的确实走的太快了吧,也会特别累。所以你说让我现在去回想巴黎之前所发生的一切,我只会觉得特别累。所以就是特别想藏起来,希望大家都看不到我。”

一场出走,一次坠落,无数人为这个天才运动少女惋惜。

“她应该可以成为世界顶级球星的。”

可是,当她加入中国女足的那天起,足球的价值已经不仅仅是“爱好”或者“理想”。

更多的是“责任”,是“国家荣誉”。

“加盟巴黎那么久,感觉只是我个人的能力提高了,但对于国家队并没有太大帮助。”

她选择回归。

2020年,一场疫情,王霜再度被困在原地。

但和之前不同的是,被动隔离两个半月后,她的心境释然了。

“以前的我比较焦虑和焦急,但现在我整个人的想法跟以前不一样了,变得更看得开一些。现在我能够保持比较平和的、顺其自然的一种心态。”

这个小时候在队里抢着当队长的“虚荣妹”。

这个只想赢,不愿输的武汉姑娘。

在25岁,开始深深地明白——“得之坦然,失之淡然”这8个字。

图片来源:微博

今年,王霜26了。

她一边感受着年龄的紧迫感,一边咬牙前行。

王霜说,“越努力越幸运,一切很值得”。

在刚刚结束的女足亚洲区预选赛上。

凭借王霜的霸气两球,“铿锵玫瑰”收获了最后一张东京奥运会入场券。

女足所历经的挫折,苦痛,折磨,也都在那一刻,被推入了光亮之中。

一如百年中国,历经磨难,但终将复兴和崛起。

祝福王霜!

祝福女足!

中国女孩,你们都是好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