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下图,购买2021国家地理中文日历)
寒露,为每年秋季的第五个节气,在公立10月7日-9日交节。寒露节气后,昼渐短,夜渐长;热气退去,寒气渐生。至此,北方城市已进入深秋,或将进入冬季;而南方城市也秋意渐浓,空气不再那么潮湿。寒露时,气温比白露更低,地面上的晨露将更多地以已凝结状态出现。元代吴澄就曾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言:“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
在日本那须郡,秋日的林木包围着驹止瀑布
摄影:TSUYOSHI SHIRAHAMA, NATIONAL GEOGRAPHIC YOUR SHOT
在美国纽约古柏镇,平静的水面与多彩的树叶绘制了一幅祥和的秋季画面。
摄影:ROBERT MADDEN, NATIONAL GEOGRAPHIC
寒露是一年中第一个带“寒”字的节气,
此时的气候变化也就不言而喻了。
白露为炎热向凉爽的过渡,
寒露则为凉爽向寒冷的转折。
晚霞倒映在明尼苏达州的湖面上
摄影:JACK DYKINGA, NATIONAL GEOGRAPHIC
虽然南北方的秋季,
在此时可能最为不同。
北方已进入深秋,
新疆北部与东北北部可能已经出现降雪;
而南方虽然不如此寒冷,
但气温也已很难再回升至30摄氏度之上。
新罕布什尔州白山山顶上的积雪与山脚下五颜六色的树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摄影:MICHAEL S. YAMASHITA, NATIONAL GEOGRAPHIC
寒露·三候
初候,鸿雁来宾。
在此时,
鸿雁排成一字或人字,
大举南飞。
图源:OBSERVATION.ORG
二候,雀入水为蛤。
因天气寒冷,
鲜见鸟雀,
而海边则出现了许多蛤蜊,
两者纹路相似,
人们因此认为,
蛤蜊为入水之鸟雀化身而成。
一堆蛤蜊
摄影:MICHAEL MELFORD, NATIONAL GEOGRAPHIC CREATIVE
三候,菊有黄华。
百草华于阳,
唯菊华于阴。
菊花在寒冷的时节开放。
图源:WIKIPEDIA
寒露·养生
“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
寒露过后,
天气进一步由凉爽向寒冷转变,
因此更应注意保暖,
尤其是足部的保暖。
金丝猴厚重的毛发帮助它们度过寒冷的冬天。
摄影:CYRIL RUOSO
通风换气。
随着天气变凉,
人们在户外活动的时间减少了,
更多地留在屋内,
因此,
室内的通风换气就显得尤为重要。
颂赞塔城的窗外,可以看到梯田和山脉。
摄影:MICHAEL YAMASHITA
寒露·习俗
登高;
重阳节总伴在寒露前后,
而寒露时节的气候又十分适合登山,
因此,
重阳节登高的习俗,
也渐渐成了寒露的习俗。
武陵源
摄影:EFIRED, GETTY IMAGES
赏红叶;
在北京,
登香山赏红叶,
已成为了人们秋季出游的重头戏。
香山红叶节
摄影:LIU XIAOYANG, ALAMY STOCK PHOTO
秋钓边;
寒露已是深秋之时,
水温也随气温下降,
鱼会游至相对较暖的靠岸地区,
因此在岸边垂钓,
往往更容易钓到鱼。
摄影:AGAN DAYAT, NATIONAL GEOGRAPHIC YOUR SHOT
斗蛐蛐。
老北京人还喜欢在秋季逗蟋蟀,
好像听到了蛐蛐叫,
就感觉到秋天到了。
摄影:HOANG DINH NAM/AFP/GETTY IMAGES
寒露·饮食
吃花糕;
九九重阳,
登高,
且吃花糕。
图源:ADRAGONCHEF.COM
吃芝麻;
顺应“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养生理论,
民间有了“寒露吃芝麻”的习俗,
各种黑芝麻制品,
都深受欢迎。
图源:NOURIBROTHERS.COM
吃螃蟹。
寒露时节的螃蟹正肥美,
在江浙一带,
多有寒露蒸螃蟹的习惯。
动图来自《日食记》
寒露时节,
夜渐长,日渐短;
热消退,寒渐生。
摄影:MANISH MAMTANI, NATIONAL GEOGRAPHIC YOUR SHOT
点击下图
购买2021《国家地理》中文日历
如果你看了这篇文章,
就点一下“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