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县话儿说易县事儿

2019-05-10   易水渡

接下来为大家做个自我介绍

你好,我的名字叫易县话

小名又叫易州土话儿

正式一点,你可以叫我“易普

我诞生在一个叫易州的地方

在这座城市里,易水河穿城而过

所以,易水河是我的母亲河

隋朝开皇元年(公元581年),置易州

再到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降州为县

最后尘埃落定成为“易县”

这也就成了我的名字由来

说起我的性格特点

那可是非常突出!

NO.1

吸收力特别强!

从小我的家里就热闹非凡

人们在这里聚居生活,做生意

所以,其实我是本地土著语言

多次混合、互相影响的结果

直到现在,人来人往,熙熙攘攘

不知不觉中

我也学会了很多“花式词汇”

比如:良岗话里的“邪乎

紫荆关话里的“棒子胡儿”…

听得多了,自然就学会了几句

NO.2

创造性特别强!

在我的词典里,其实有很多词语

没有相应的汉语言文字可以表达

常常是“有言无字”。

所以,聪明的易县人就想到了

用“借字”的方式来记述文字

借来的字只是字的读音与方言相近

其意义已经与被借用之前完全不同了

如“涕呼”是哭的意思

“什么哎?”表示疑问,什么东西的意思

“麻溜儿滴”表示某人办事利索,反应快

有的词语借不到相应现成的汉语言文字

必须创造方言专用的字表达

如“不赖”是不错、挺好的意思

“赖”字就是后来创造的

还有黑介、晌和 、别夫(蚂蚁)等

现在它们都已经被创造出来

被纳入了易县滴普通话体系了哦!

NO.3

开放性特别强!

随着国门渐渐打开

许多新鲜事物开始涌入我家

“沙发、色拉、凡士林、水门汀、麦克风、

开司米、老虎窗、派克大衣、罗宋汤、

席梦思、白脱、吐司、太妃、白兰地…”

各种各样的东西真是大开眼界!

于是各种洋玩意儿的称呼延续至今

在一代又一代易县人的共同努力下

我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有时候我也挺佩服自己的~

有一种邋遢叫“失赖

有一种多叫“好些个

有一种爱叫“稀罕

有一种饿叫“呢咧

有一种恶心叫“闹心

有一种不愿意叫“逗不介

身体上有个后背叫“后脊酿

有一种白薯叫“晒油

有一种硬币叫“钢镚儿

每个来到易县的人

都抢着和我做朋友

我想,也许是因为我能给他们

带来沟通交流上的便利吧

让每个易县人快快乐乐的在易县生活

就是我最大的心愿~

易县人顶起吧!

▎来源:网络 易县电视台综合整理

▎编辑:安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