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看小镇换“新名片”
——沿河自治县洪渡镇党建引领边区治理“三联三互”见闻
山水人文地,文旅产业兴!走进沿河自治县洪渡镇,眼前徐徐展开一幅“千年古镇·风情洪渡”的大美画卷,感受着素有“铜仁十大名镇”“贵州省民间艺术之乡”“国家卫生镇”等美誉的魅力,品味着原始自然生态之美、淳朴之美,让人流连忘返。
近年来,洪渡镇在深化和拓展边区党建实践中,探索推行“组织联建、治安联防、生态联保、旅游互推、城镇互建、经济互促”的“三联三互”边区治理路径,涌现出了一个原始生态环境美、乡土特色风貌美、业新民富生活美、改革引领发展美的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镇。
山乡小镇换新颜
洪渡镇位于沿河县城东北边陲乌江西岸,是乌江流经贵州省内的最后一个乡镇。古时从乌江上下游而来的官员和商贾,至渡口可以歇足安宿,加上依山而建,故得名“洪渡”。
2007年,乌江航道彭水水电站蓄水发电,洪渡千年古镇整体搬迁。沿河县委政府以集镇整体搬迁为契机,集中规划、统一标准,修建了一座仿汉唐古建筑风貌的集镇。
“彭水电站未建之前,洪渡集镇只有一条狭长街道,商贩乱摆乱靠,还有很多破旧的茅草房,上厕所都是‘茅厕’,臭气熏天。”居住在集镇的居民田维海深有感触地说道。
绿水青山依旧在,集镇已非昨日景。搬迁后,洪渡镇党委政府以建设精品特色“美丽乡村”为目标,对集镇和王沱大桥进行了灯饰亮化、美化,对临江400多户居民楼进行了美化。
看得见山水,留得住乡愁。洪渡镇因地制宜,在不断完善集镇各项配套服务功能的同时,融合各种“古”味,重点复建了军门禁约碑、古戏台、纤夫广场等古镇品牌,完善了餐馆、酒店、码头等为一体的旅游休闲场所,实现了从“旧貌”换“新颜”的美丽蝶变。
“如今,破旧的茅草房变成了靓丽的土家风情小“别墅”,狭窄拥挤的马路变成了宽阔整洁的街道,脏乱的院坝变成了宽敞的广场……”居民纷纷竖起了大拇指。
随着渝湘高速的通车、乌江黄金水道的改善和王坨大桥的建成,已将重庆酉阳、彭水,沿河客田、新景等地连通起来,将洪渡镇融入了3小时“重庆经济圈”,建成了沿河融入重庆的北大门。
如今,洪渡以区位优势和发展潜力,成功引进了沿河第三医院、投资5亿元的萤石-重晶石深加工公司、投资1.2亿元的沿河鲟鱼生态产业园、投资5千万的白山羊养殖公司等企业,为洪渡镇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边区共建铺新路
洪渡镇东邻重庆市酉阳县、西北与重庆市彭水县相连,周边紧邻9个乡镇20余万人口,自古以来是黔东北和渝东南的物资集散中心,素有“黔东北门户”“风情洪渡”之美誉。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人员往来频繁,边区治安、市容、环卫等社会问题日益凸现。如何管好治好边区问题?成了洪渡镇党委政府的一大难题。
一场前所未有的小城镇建设攻坚战正在洪渡打响,这是一场破茧成蝶的嬗变,这是一场凝聚着干部群众心血和汗水的历史性改革。
“党建激活一盘棋,走好边区共治路。”洪渡镇党委书记田茂安表示,积极协调周边党委政府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探索推行党建引领边区共建“三联三互”的治理模式,即支部联建、治安联防、生态联防、旅游互推、城镇互建、经济互筹,切实解决了边界乡镇事务管理、矛盾纠纷调处、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难沟通、难协作、难解决等问题。
目前,洪渡镇苏家村党支部与彭水县双龙乡马岭村党支部等边区村寨开展了党支部联建工作,形成了共思共谋抓创建、共推共进促发展工作新格局。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洪渡镇先后与善感乡、双龙乡、后坪乡等乡镇围绕“三联三互”共同召开了“边区共建”交流座谈会、联席会,就各自乡镇的基本情况、党的建设、旅游资源、产业发展、社会维稳等方面工作作了深度沟通交流,实现了经验交流、文化互通,促进了感情交融。
近年来,洪渡镇与周边乡镇按照“信息互通、共同调解、公正处理、妥善化解”的原则,发挥“三联三互”作用,建立社会治安预警信息机制、联席会议制度等,每年至少开展5次联合活动,对边界地社会治安、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等情况进行协同防范、联动处置,促进边界地区社会的和谐稳定。
好山好水绽新姿
好山好水,传承孕育了丰富的土家文化。洪渡镇境内发现有汉砖瓦窑群、西汉墓、宋墓群、明墓群等文物遗址,年代涵盖奥陶纪、新石器时代、商周、汉、宋明等年代,勾勒出数千年来乌江流域的文化生态及其变迁。2002年洪渡镇被贵州省文化厅命名为“民间艺术之乡”。
近年来,洪渡镇立足“边沿变前沿,前沿变中心”的定位,紧扣“党建引领,边区共建”载体,实施“三联三互”路径,加快了建设宜居、宜游、宜业的美丽洪渡的步伐。
到沿河自治县北部乡镇,必去洪渡镇。自2017年6月洪渡镇成功入选“国家卫生镇”后,该镇掀起了保护环境热潮,也吸引了众多科考界人士和县内外游客的光临,为洪渡镇小城镇旅游发展翻开了新的一页。
2017年来,洪渡镇联合周边乡镇举办“多情善感·风情洪渡——乌江画廊冰爽夏日文化旅游节”、黔渝边区文化艺术节交流展演、美食文化节等系列活动10余场次,参与活动群众达2万余人次,纷纷展示各自独特的民族风采、特色农产品,迎来省内外游客5万余人次,促进了边区的交流和贸易往来。
乡村旅游的发展有助于增强贫困山区的“造血”功能。沿河以毗邻重庆的区位优势为条件,全力推动洪渡镇旅游业、运输业、服务业等方面不断壮大发展,走出了边区互动、以文旅兴镇的新路。
如今,洪渡集镇街道宽了、道路平了、环境美了,外来游客也增多了,生意也好做了,群众纷纷走上了由“传统农业生产”转变到“卖风景”的发展新路,开启了传统农业生产到如今的现代特色农业旅游乡镇的新篇章。
涛涛江水,绿影婆娑,古树成群。蔚蓝天空下的乌江河、乳峰山、王坨峡、乳峰山、洪渡河等宛如一颗颗美丽的珍珠镶嵌在集镇中,恬静优雅,而千姿百态的青山则给了这“珍珠”增添了美丽的底色,让人流连忘返,心旷神怡。
精彩推荐
帮扶一线干部,我们注重严管与厚爱
贵州铜仁:壮大集体经济路子广
贵州铜仁:91名获得全省表彰的优秀第一书记不忘初心坚守一线
贵州铜仁:农村产业革命之碧江老麻塘村的嬗变(六)
活力 效率 温馨
传播党的声音 讲好党的故事
关注百姓生活 服务党员群众
长按指纹 > 识别图中二维码 > 关注“铜仁组工”
“铜仁组工”微信号:trswzzb
审核:黄欣 编辑:覃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