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关注,你关心的育儿问题这里都有答案!
从宝宝出生起家里各种哭声就没停过,睡前哭、睡醒哭、饿了哭、饱了也哭,甚至喂奶的时候还在哭!好吧,宝宝还小不会说话,我忍......
可好不容易大一点了,会说话了,以为自己快要熬出头了,结果一言不合还是哭!
这可咋办?
家人一听宝宝哭就让哄,可是怎么哄?有时候根本哄不好!当妈的都要被折磨到抑郁了......
其实想要止住宝宝哭很简单,首先你要知道宝宝到底为啥哭!
1
宝宝为啥哭
每个年龄段的宝宝哭的原因都不一样,所以我们要按年龄段不同来分析。
在宝宝不会说话以前,哭是宝宝主要的交流方式,他们通过哭来获得大人的注意,然后才能顺利的获得他们需要的东西,哭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困了累了想睡觉
2.尿布脏了不舒服
3.饿了
4.被外部的声音或者环境刺激到了
5.肠痉挛、食物过敏
6.疾病或者疼痛
7.需要排气
8.恐惧或者焦虑(想妈妈了)
9.没别的就是想哭
具体的哭声内容辨别可以看下嘟妈此前的科普
宝宝到底在哭什么?7种秘密信息你GET到了没?
不过,你还是要学会理解自家孩子的哭声信号,每个孩子都有独特的个性,哭声也是同样,是不能一概而论的。
等到宝宝再大一些,比如说4个月以后,开始牙牙学语,生理需求如渴了饿了不舒服等会慢慢能够“说”出来 ,但内心的情绪还得通过哭闹来表达和宣泄。
2
0-3个月的5S止哭法
嘟妈在上面已经说了一些宝宝哭的原因,那么宝妈们只需要根据原因来对应解决就好,比如说饿了就喂奶,尿布脏了就换新的等等。只要宝宝的诉求得到了满足,那么就会重新归于平静。
可是还有很多宝宝总是毫无理由的哭,哄也哄不好,那该怎么办呢?
来自Harvey Karp医生的“5s止哭法”送给你们!
5s止哭法是指:包襁褓(swaddling)、让宝宝侧躺或俯卧(stomach position),发出嘘——声(shushing),轻轻摇晃宝宝(swinging)和让他吸吮奶嘴(suck)。
1
包裹宝宝法
用布或者毯子包裹宝宝,模拟子宫环境,让他们觉得安全,从而平静下来。
(包裹宝宝的方法)
2
侧卧法或俯卧法
很多父母在宝宝哭闹时习惯把宝宝仰抱,这样却起不到很好的安抚效果。可以把宝宝双手交叉放在胸前,或者把包裹好的宝宝脸朝外抱住,而身体侧躺或趴在父母的手臂上。同样也是模拟子宫环境。
或者可以学习下来自罗伯特•汉密尔顿医生的“the hold”法:
抱起宝宝,将宝宝的双手交叉在胸前,然后用你的手包裹住宝宝,记得用虎口托住宝宝的头,再以45度角斜抱宝宝,轻轻地前后晃动。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当宝宝睡着后,要将他们翻到仰卧位,防止婴儿猝死综合征的出现。
点击了解可怕的婴儿猝死综合征到底什么?
3
嘘声法
宝宝在妈妈的子宫内会听到很多不同的声音,研究表明这些声音接近于人们平时所发出的“嘘”声,又接近于譬如吹风机和吸尘器等家用电器所发出的噪声。
如果宝宝在哭,那宝爸宝妈就要用和他们哭声一样响的“嘘——”声音量来安抚他们,或者播放一些家用电器噪声;随着宝宝安静下来,家长也要逐渐降低音量。
4
摇晃法
创造一个摇晃的频率,但是注意晃动的幅度,不能太大,否则会引起“婴儿综合症”;也不能太小,会起不到安抚的作用。
比如说你可以把宝宝放在婴儿车里摇晃。
如果在前面的方法中宝宝哭闹已经得到了缓解,那么就不需要这个方法了,在无计可施的情况下可以使用,不过最好使用频率不要那么高。
5
吮吸法
使用安抚奶嘴、或者把你的手给宝宝吃,这个方法对95%的宝宝都有用。但是,两个月以下的宝宝不建议用安抚奶嘴。
这里有个小秘诀,在宝宝吮吸奶嘴时轻轻地把奶嘴往外拉,每拉一次都会让宝宝感觉“快要失去这个奶嘴了”,他就会吸得更紧一些,如此反复宝宝就会昏昏欲睡了。
一般来说,使用5S法的其中一到两个就可以安抚好宝宝,让他快速入睡,但也有某些宝宝,需要四个甚至五个方法齐上才有效。
3
千万不能这么哄!
一定不要使劲摇晃宝宝!很多长辈或者宝爸宝妈一看到宝宝哭个不停就赶紧抱起来大幅度晃来晃去,或者有时候宝宝怎么也哄不好,怒向胆边生,咆哮帝附体,只想疯狂的摇晃宝宝发泄愤怒......
这是绝对错误的!会引发“婴儿摇晃综合征”!因为宝宝的头部血管非常脆弱,不能容忍这样大幅度的晃动,会造成血管破裂!
根据美国儿科学会的资料显示,每年都有超过1000名的宝宝死于“婴儿摇晃综合征”!
4
日夜哭闹不休要小心肠痉挛!
大约有1/5的婴儿会出现肠痉挛,最常见于2~4周,到6周表现得最厉害,但到12周时,通常就开始减少,到3个月时,大多数宝宝的肠痉挛都会神奇的消失,只有很少数宝宝会持续到第4或第5个月。
很遗憾的是,医学上对于这种现象病没有确切的解释。
肠痉挛一般表现为:
宝宝非常痛苦,从大哭转成尖叫,并且这种痛苦会持续3小时,有时更长,偶尔还会夜以继日的哭闹。双膝向上,紧攒拳头,一般还会更加好动,紧闭或张大眼睛,皱眉,甚至会短时间屏住呼吸。排便次数增加,还会放屁。
医生通常按照“三个至少”来诊断:
至少哭闹3小时,至少每周哭闹3天,至少持续3周。
此时家长应该及时就医,向医生询问应该如何治疗!
5
大点的孩子应该这么哄
从宝宝4个月开始就开始学说话了,能够逐渐表达自己的诉求,各种生理需求就可以通过语言来进行沟通,不过对于一些处于分离焦虑中宝宝,一看不到妈妈就哭个不停,或者习惯于用大喊大叫来获得家长注意力的宝宝,单纯的语言交流无济于事,这种时候应该怎么办呢?
从上面的方法中我们不难发现,其实最终都是要让宝宝感觉好像又回到妈妈温暖安全的子宫里一样,所以不管宝宝多大,我们的终极目标也还都是——让宝宝感受到安全感!
一般来说,母乳喂养的宝宝会更粘妈妈,但是在分别的时候,妈妈们一定不要依依不舍,和宝宝上演一场琼瑶大戏。也不要趁宝宝不注意偷偷溜走,这样欺骗宝宝的感情,会让他们再下一次时更为警惕和闹得更凶!
要建立快速的离别仪式,用宝宝能够理解的方式告诉宝宝自己回来的时间,比如说“太阳公公落山了妈妈就回来啦”,回家时第一时间拥抱亲吻宝宝,给宝宝足够的安抚,并且让他们感受到来自妈妈的爱意,这样对于宝宝以后的成长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而对于习惯大喊大叫的宝宝来说,家长一定要做到及时给予反馈,比如说认真履行自己的诺言,答应过10分钟就陪宝宝玩那么就一定要做到!其实宝宝想要的只是来自妈妈爸爸的注意力,只要他们不会觉得自己被忽略了,那么自然就平静下来了。
在宝宝情绪失控的时候,家长不要批评宝宝或者尝试教育他们,这样只会适得其反,应该耐心安抚,等待宝宝平静下来,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诉求,最重要的是不要让宝宝觉得哭闹能帮他们获得他们想要的,这样会养成不好的习惯。
需要注意的是,不论宝宝怎样哭闹,做家长的都要保持足够的耐心和轻柔的语气,要知道,宝宝其实是很敏感的,他们能够准确的感受到你现在的心情,如果你表现出不耐烦或者愤怒,是会吓到宝宝的,从而令他们哭闹得更凶。
如果你觉得你现在的心情无法平和的与宝宝交流,那么千万不要强行与宝宝接触,可以先将宝宝交给其它的家人,自己出去散一下心,等你心情好了再回来继续安抚宝宝,你的好心情也会让宝宝感受到,随之变得平静。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参考资料:(滑动查看)
1. Jeanne Segal, Ph.D., and Melinda Smith, M.A.When Your Baby Won’t Stop Crying.https://www.helpguide.org/articles/parenting-family/when-your-baby-wont-stop-crying.htm,2018.
2. Krych E H, Johnson R V, Cook W J. Mayo Clinic guide to your baby’s first year. Intercourse[J]. 2012.
3. 谢尔弗. 《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J].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6.
4. 麦考夫等. 海蒂育儿大百科(1-3岁)[M]. 南海出版社, 2014.
分享本文,解救被哭闹逼疯的妈妈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