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C高温!3点起床,4点开火……杭州一锅塘栖板鸭是怎么出炉的

2019-07-26   浙江24小时

凌晨3点多,大多数人还在梦乡,45岁的严黎明已经起床,去镇上的锦良板鸭店烧鸭子。

1997年,父亲严锦良从杭州塘栖板鸭厂退休,因为儿子没工作,就在镇上开了家板鸭店。

过去,塘栖板鸭是用北京鸭做的,但北京鸭太肥,大家不爱吃。

严锦良原先是电工,没做过板鸭。

为了给儿子挣一份事业,他先后试了不同品种的100多只鸭子,最后选了麻鸭来做板鸭。

2007年严锦良去世,把板鸭店留给儿子。严黎明成了掌勺人,365天无休。



锦良板鸭店的一天从寅时开始。

3点到5点,他们要烧制出全天要卖的板鸭量。

夏天是做板鸭人最苦的时段,高温加闷热,分分钟考验着人的意志。



凌晨4点起锅烫鸭子

满头满脸蚊子包


店里的起床时间,原本是凌晨2点。

之前家里养鸭场还开着,严黎明要早起抓鸭子,开1小时车去海宁屠宰,再拉回超丁村作坊里预处理。

现在,板鸭店用的是屠宰好的冷鲜鸭,还送货上门,严黎明可以多睡一小时。

和卤鸭不同,板鸭的制作工艺复杂。

鸭子要经过冰水浸泡,开水烫皮,盐腌,定型,烟熏,滚煮等工序,做好得2天时间。

凌晨4点,凉风习习。

超山脚下的超丁村,星空灿烂,有蝉鸣蛙叫相伴。

枇杷地边的棚房里,大锅滚着开水,有点闷热,蚊虫疯狂地往人身上扎。

严黎明很招蚊子,满头满脸都是蚊子包。

为防蚊,大家都穿长裤和高筒套鞋干活,闷热在所难免。



7月24日记者去的那天,他们要烧220只鸭子,夏天量少些,冬天更多。前一天傍晚要泡在冰水里,凌晨一只只清洗,去喉管和肥膘。

冰水收敛,热水涨皮,鸭子滚水烫20秒,皮肤饱满,卖相也好。

烫过的鸭子,马上盐渍,抓两把食盐往鸭膛里一塞,再啪啪敲两下,鸭头也别忘抹把盐。

烫皮眼疾手快又费力

烟熏时呛到双眼迷离


刚刚干那些活的热,只是让身上发粘而已,鸭子烫皮才是预处理环节最热的。

每只鸭子大约要烫20秒,眼疾手快力气大的,可以一次烫五六只鸭子。

烫的时候,双手必须要拽紧鸭脖子,要是锅沿烫伤鸭皮,鸭子就报废了,不一会儿,棚子里就热浪阵阵,大伙汗珠哗哗地冒出来。

烫完皮,紧接着鸭子要做定型。

板鸭之所以叫板鸭,最关键的是定型。


这是个体力活,要用手掌把鸭胸骨、背骨压断,两根木棍插入胸膛,再放一块圆木饼,敲实、固定。

定型后的鸭子挨个码到大缸上,再用木屑烟熏半小时,刚开始熏还好,后来烟大起来了,两只眼睛都睁不开。

烟熏会影响周边居民,但做板鸭必须要有这个步骤。

严黎明就在离村庄30分钟车程的地方找了个没人的野地,每天,定好型的两三百只鸭子都要先拉去那里烟熏,然后再拉回村里冷库暂存,等第二天再用。

熏好的板鸭颜色是淡黄色的,油亮油亮的,特别诱人。

从抓鸭子、送屠宰场,到清洗、烫皮、定型、烟熏,这一系列前道的活,父亲在世时立下了规矩,严黎明必须自己干,而且一干就是六七年。

后来,父亲过世,板鸭店没人掌勺,严黎明才从作坊去了店里干活。

每天早晨4点前,熏过的鸭子,要拉到塘栖镇上的锦良板鸭店,完成它最后一道加工工艺。

40℃高温连蒸2小时

20年来的日子就这样蒸腾着越过越好


板鸭店早上4点开火,四口大锅打满水,每口要水50-60斤,烧开每锅水,需要半小时。

烧水的时候,30多平方米的板鸭店热气升腾,温度迅速攀升到40℃。



严黎明人胖,很容易出汗,烧水、烧鸭子的一个半小时里,全程满头豆大的汗珠。

煮鸭子的配料,其实很简单,只有草果、丁香等做的草药包和料酒、鸡精。

和卤鸭不同,烧板鸭是不放酱油,也不放糖的。

一只锅一次能煮8只鸭子,每往锅里放两只鸭子,严黎明就要浇一遍料酒。放满八只鸭后,要用一只装满水的瓦缸把鸭子压实,完全浸没在卤水里。

早晨5点多,寅时刚过,第一锅板鸭出炉。接着要开煮第二锅鸭子,店里继续桑拿高温。


不出意外,板鸭店很快会迎来当天的第一波生意——早锻炼的大伯们会来买上半只。

在大多数老塘栖人眼里,这道吃了20多年的锦良板鸭,已经是生活中的一个小习惯。


来源:钱江晚报/浙江24小时记者 施雯 通讯员 闻人秋群 柴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