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代警察情:“我的父亲是我的引路人”

2019-06-10   广州参考

廖炎坤1980年参警 警龄37年 廖平 2002年参警 警龄17年

他们是一对平凡的父子,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职业,那就是警察。身为儿子的他少时惧父,却在一次意外后憧憬成为父亲那样的人。 身为父亲的他从警37年,兢兢业业于繁忙的交通路口,指引迷茫的车辆,也指引了儿子的警察人生。

两代公安缘,一世警察情,平凡之中,是感人的父子情谊。

没想到长大后就成了你

年少时,父亲廖炎坤一度是廖平最怕的人。“我那时候爱打游戏,父亲看到少不了一顿痛打。”廖平说,只要一听到父亲出差的消息,自己就开心得一蹦三尺高,甚至巴不得他天天出差,才好安心呆在家里。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叛逆少年,突然有一天将父亲视为英雄与偶像,并走上了与父亲一样的从警之路。他的转变始于一起意外。

那是廖平十六岁的一天,正值春节前后,父亲载着一家人去外婆家走亲戚,半路却遇上一宗交通事故。现场一片狼藉。廖平回忆,那里离县医院还很远,前不着村后不着店,身为交警的父亲二话不说,就将家人放下,与群众一起迅速将伤者抬到车上,送去了医院。

围观的人群散去,只剩廖平和母亲、妹妹等在路边,一等就是一个上午。对廖平来说,他的等待漫长而空白,父亲不知何时才能回来,时间流向不知名的所在。而另一边,廖炎坤正经历着一场时间竞赛。伤者流血不止,分秒必争,只有赶紧奔赴医院,才有生的希望。

直到下午,父亲才开车过来接他们回去。廖平看到车上的座椅全是血迹,抿了抿嘴,没有吭声。回到家后,他看到父亲一个人将座椅拆下,默默擦洗血迹。

因为伤势过重,伤者还是没能留住。几天后,其家属提着一袋鸡蛋,上门找到了廖炎坤。“家属握着我爸爸的手,眼里留着热泪,感谢他做的一切。“廖平说到这里,眼中全是敬意。“从那时候起,我对父亲、对这个职业肃然起敬。”

不久之后,当面对空白的高考志愿表,廖平心中有了明确的目标。他对父亲说,他想考警校。父亲听了抬起头,轻声答了句,“好。”

从警路上金玉良言

廖平如愿考入警校,成为一名学警。这条路比想象中艰辛太多,第一个月,廖平就觉得自己要坚持不下去了。他打电话给父亲,大吐苦水。然而,电话那头的父亲只回了一句话,便把电话挂了。

“他说,既然选择了,就要坚持下去。”廖平复述这句话时,收起笑脸,一字一顿,异常认真。最初听完这句话,廖平整个人都怔住了。他想到自己是怎样兴致冲冲地填完高考志愿,又是怎样斗志满满地走进了警校的大门。“我当时想,父亲的话是对的,这条路是我自己选择的,再苦再累也要坚持下去。”

于是廖平咬咬牙,又投入到了紧锣密鼓的训练当中。每当出现懈怠时,父亲简短有力的那句话便又萦绕耳际。最困难的前三个月终于过去,他感觉自己整个人都变了个样,警校生活再苦再累都难不倒他了。

三年后,廖平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东莞市公安系统。他第一时间拨通父亲的电话,而父亲只回了句“知道了”,就又挂了电话。让廖平没想到的是,随后的几天里,父亲的同事们接连打来祝贺电话。原来,父亲虽然不善言语,却早忍不住与同事分享了这个好消息。

2002年,廖平成为东莞市公安局清溪分局的一员。得知分配消息,父亲问廖平准备选择什么岗位。廖平说想去指挥中心。父亲连忙说,“指挥中心是单位的中枢部门,岗位很重要,但是我认为年轻人应该去一线,去一个比较累和苦的岗位锻炼一下,比如刑侦或者派出所都可以。”

廖平听取了父亲的建议,先在刑侦干了8年,又去派出所干了一段时间,前两年才调回分局治安大队当代教导员。他很庆幸听了父亲的话,这些一线经历是他一生的宝藏。

“不要做违法的事情,要做一名正义的警察。”这是平时父亲叮嘱廖平最多的一句话。而即使病重的父亲刚从ICU出来,父亲也劝在旁陪护的廖平赶紧回到工作中去。“我还记得他躺在病床上,用微弱的声音叫我,跟我说,‘你现在是警察,不要将时间浪费在我身上,快回去工作。’”说到这里,廖平红了眼眶。

老交警“退而不休”

如今,父亲廖炎坤已经退休,儿子廖平则已成长为一名成熟的人民警察。然而,若是业务上遇到想不通的地方,廖平还是不时拨通父亲的电话,询问父亲的建议与想法。父子在煲完电话粥后,很多问题便迎刃而解了。“我和我父亲现在更像朋友,可以无话不聊。在警察这条路上,他经历过的事比我多。”

虽然已经退休了几年,廖炎坤的警察情仍然尚未落幕。“他平时都还穿着旧警服,没有了肩章、臂章也非要穿,说是只有穿着这衣服才舒服。”

不仅仅是对警服的依恋,更让廖平觉得有趣的是,退休的父亲时常跟老顽童似的,总爱“退而不休”。明明应该好好享受悠闲的老年生活,平常接接孙儿散散步。但是,每每放学时候去学校,看到周边大车小车堵在路上行驶缓慢,廖炎坤就看不过眼了。

“他经常忍不住,跑到路中央去指挥交通!”廖平想到这个画面便哈哈大笑。父亲虽然年纪大了,但指挥手势还是做的专业而又标准。在这个老牌交警的调度下,交通没过多久便恢复了正常。这时候,廖炎坤才能心满意足,接上孙子回家去。

廖平这才发现,原来那个不苟言笑的警察父亲,竟可以这样固执地可爱。也许,正是因为父亲的舍不得卸下的责任感,他才越来越钟爱警察这个职业。父亲经常对廖平说,不希望他能做多大的官,只是希望他能认真履行自己做警察的职责,做一名人民群众喜欢的警察。廖平牢记父亲的叮嘱,向着这个方向努力中。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钟宏连 黄紫玮

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钟宏连 黄紫玮

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温超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