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冲锋号作者:刺客
说起有关印度国防工业的新闻,很多网友都将其当成娱乐新闻来看。印度军工之所以落到今天这个被当笑话的下场,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该国的决策者好高骛远所致。毕竟,吃饭得一口一口来,一下子吃的太多很容易胀肚子的。
这不,在目前印度首艘国产航母还在水里泡着的情况下,印度政府又给该国军工科技企业派了两个高大上的科技项目。据环球网最新报道称,印度国家航天机构印度空间研究组织主席斯万,在1日召开的记者会上,公布了有关印度未来几年规划和目标,其中包括新的探月计划和载人航天计划。
众所周知,不久前印度首次探月之旅、因为月船-2号着陆器失去联系而以失败告终,再还没有彻底弄清楚问题所在的前提下,就准备连续推出新的月球探测和载人航天计划,这一步跨出去是不是太远了?
实际上,相比于印度糟糕的其他国防工业,虽然该国在航天技术领域方面、在国外技术的支持下所取得的成就,也是可圈可点的,至少没有军工武器工业那么烂。但从近期印度在航天领域上屡屡受挫的现实来看,印度距离航天大国的距离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
毕竟,航天工业在火箭、远程控制、航天器精准投放等很多领域上,本身都是与国家兵器工业的技术发展水平息息相关。尤其是军用飞机和导弹所配套的动力、控制和精确制导系统,更是一个国家发展航天工业的基础,如果这些基础打不好,将会让野心勃勃的印度航天计划造成极大的麻烦。
印度军工产业本身就是拿来主义,几乎都得在外国技术的支持下才能完成装备的设计、制造,即便是如此,印度在军工领域方面的发展,还是一步一个坎,至今并没能实现自主创新的目标。
在这样的情况下,印度悍然上马新的探月和载人航天计划,其未来的航天路有多艰难就可想而知了,即便“美国之音”日前就已经“预祝”印度“将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有能力独立将宇航员送上太空的国家”,但这并不意味着印度的航天大国之路就能从此一帆风顺。
实际上,除了国家科技水平不足以支撑印度心比天高的航天梦外,国家经济状况同时也将制约印度在航天领域上的发展。据《参考消息》援引《日本经济新闻》最新报道称,印度的货币政策越来越无计可施,原本预计央行将连续6个月降息的金融市场感到失望,探究原因会发现,背负不良债权的金融机构借贷,印度的货币宽松政策无法惠济经济的现状。
事实上,度由于印度去年下半年经济增长率继续下降,导致原本可以靠降息的方式来支撑经济增长的手段,已经无法取得莫迪政府所要的效果。而莫迪政府则对财政赤字扩大持谨慎态度,一直没有出台能够立即提升经济的刺激政策,对此,获得201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印度经济学家班纳吉指出,如果印度不能出台推高需求的有效措施,将陷入经济减速的深渊。
显而易见,由于印度国内工业基础薄弱,缺乏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动力,且容易受到国际环境所影响,加之其经济增长数据又存在相当的水分,所以当中所存在的结构性问题,并非央行降息所能解决得了的。此外,印度国内局势动荡,印巴边境的长期紧张状态,更是影响印度经济增长的重要制约因素,让印度经济增长逐步跌入减速的深渊,也是一种必然的结果、
与此同时,莫迪政府没有正确面对国内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更没有采取确实有效的措施来应对经济衰退的局面,同时为了掩盖自身在经济发展方面的不作为,试图通过耍一些政治小把戏来转移公众对经济糟糕状况的关注,结果却又偷鸡不成蚀把米,造成今天印度国内骚乱事件持续不断的恶果,进而又对经济增长构成严重的威胁。
莫迪政府不顾自身经济面临衰退的事实,为了向国内选民展现自己建立一个“有声有色大国”的雄心壮志,接连上马耗资巨大的航天科技项目,势必进一步加重印度政府的财政负担,导致财政赤字继续飙升,从而增大印度经济陷入一种恶性循环的风险。
由此可见,从莫迪政府过去的种种作为来看,此次在国家财力和科技水平受到严重制约的情况下,接连上马多个航天项目,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种“面子工程”,其主要目的无非就是向通过对民众的糊弄,以此来掩盖自身在发展经济方面的不作为。至于最终能不能成功,就只能听天由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