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一个失眠症患者,你试想一下最初失眠的时候,是否因为某一件事情压力特别大,或者有一段时间值夜班,突然有几天的睡眠不好导致今天的失眠。在日常生活中你又对自己的睡眠预期很高,总是担心自己的睡眠会不好,会导致第二天工作无法开展,这样就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越是担心睡不好,越是睡不着。长此以往,睡眠问题慢慢成为你焦虑的来源。
医学上有一种疗法叫着:认知行为疗法。大概是建立正确的认知,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这种从心理学角度去治疗失眠的方法越来越被广大患者所接受。但是我们身边却很少这一类的医生,一方面很多医院都没有睡眠相关的科室,而且很多人没有把失眠当作一种疾病。认知行为疗法需要患者和医生进行多次深入交流,建立彼此的信任,这种行为习惯是很难坚持的。
睡眠分为浅睡眠、深睡眠、快速动眼睡眠。在我们刚刚躺下的时候,首先进入浅睡眠,然后睡眠程度加深,逐渐进入深睡眠。当我们在深睡眠的时候,是没有任何意识的,也很难被叫醒。之后我们会进入快速进入动眼睡眠的状态,这个时候我们的大脑接近清醒的状态,眼球会快速地运动,因此被称为快速动眼睡眠。
人们在快速动眼睡眠的时候,大脑活动是非常快的,也容易从睡眠中醒来,我们做梦也在这个时候。
一个人的睡眠时间不是越长越好,也不是很多媒体告诉你的要睡够8小时。8小时是我们人类每晚睡眠的平均数,每个人的睡眠时间因人而异,没有一个标准。你可能听说过早睡早起对身体好,晚睡晚起容易伤身体。事实并不是这样,这要看一个人的生物钟是什么状态。目前并没有医学证据显示早睡早起和晚睡晚起对身体的影响有什么差别,关键的区别其实在于睡眠效率: 你是躺在床上辗转反侧睡不着,还是躺下就能睡着、睁眼就能起来。
我们知道张艺谋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但是他每天都能够精神抖擞。而网球运动员费德勒,他则需要每天睡眠10个小时以上,否则他身体根本恢复不过来。所以每个人的睡眠时间是不一样的。
为什么会有早睡早起的习惯比较好的说法呢?那是因为我们很多人早上八九点钟上班,早点起床可以更加从容,晚起无疑会给自己造成不必要的麻烦。你可以找休闲的一天,比如周末。你可以按照喜欢的方式,安排一天的生活,比如出去走一走,逛逛公园、爬爬山,看个电影,做个按摩,让自己放松下来,不要做特别刺激或者挑战的事。然后有意识地注意一下你在晚上什么时间会开始觉得困,然后在那个时点上床睡觉。不要给自己任何的压力,睡到自然醒。然后记录下整个的时长和节律。
找到自己的睡眠时间之后,你要尽可能的按照这个规律进行作息。最重要的是要在固定的时间起床,绝不要懒床,并且晚上的时候,只要感觉困意就要快速上床睡觉,没有困意的时候就不要耗在床上。为什么不困不要上床呢?因为你在床上翻来覆去,不但浪费时间,还会增加你睡眠的焦虑感。
如果你怕晒黑,因此不愿意晒太阳,那你患睡眠障碍的几率会高很多。据医学发现,女性患睡眠障碍比例要远超过男性,其中最大的因素是女性不愿意晒太阳。当然晒太阳也要分时段,最好是早上的太阳,紫外线强度比较低,能促进褪黑色素的生成,还不至于被紫外线烧伤。
当太阳通过眼睛进入到我们的视网膜,然后通过视神经传递到下丘脑,刺激下丘脑合成更多的褪黑激素,并且还能够刺激分泌血清素。血清素和褪黑激素都是睡眠的重要动力。
美国有研究发现,在办公楼里上班的,坐靠窗位置晒到太阳的员工,比坐在里面晒不到太阳的员工,每晚平均能多睡四十分钟。
所以建议你每天早上起床的时候,第一个动作就是去拉窗帘,让阳光射进来,这不仅让你晚上睡得更香,还能让你白天更清醒。
对于大多数中国城市,以春天和秋天为例,上午十点前、下午三点后,每天有10到15分钟的日晒就不错。而且,研究发现,就算是阴天,你在户外接收到的阳光也是屋子里的好几倍。所以有条件的情况下,一定要去户外晒太阳。
增加睡眠动力的另外的方法就是运动,尤其是有氧运动。
运动为什么会增加晚上的睡眠驱动呢?这里有多重原因:
运动时体温会升高,并且会维持好几个小时,等我们身体凉下来,体温下降就会增加睡眠驱动。
另外,运动时身体会分泌很多的激素,帮助舒张血管、降低焦虑感,有助于放松。
要形成一个新的习惯,是非常难的!每个人都知道每天锻炼半个小时是一个非常好的习惯,但是你看身边的朋友,有多少人能够做到呢?知易行难,我们懂得了很多道理,却还是过不好这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