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前三天已经陆续与各位朋友推荐了郭富城、张学友与刘德华的歌曲,今天当然要用一首黎明的歌曲来保持同一节奏。在《听首歌再说爱》与您相伴的第271天,我们一起聆听黎明的《向往》,没准您就能明白:周星驰电影《破坏之王》那句“我爱黎明”,绝不是故意碰瓷。
向往
演唱:黎明
词:刘卓辉
曲:Asmin Mudin
有时候真的感觉特别拘束
就想离开走上流浪的路
有时候这个想法反反复复
睡梦之中决定特别清楚
却在醒来之后模模糊糊
不知道你在远方是否幸福
可会记得我们曾经漫步
不知道自己是否喜欢忙碌
每天的我都像在追逐
为了什么总是不满足
突然的向往像你平白无故
挥一挥手自己走
多么的希望像你独自上路
不需要妥协让步
就像风中尘土
Woo...Ya...La...Woo...
没有归宿 没有孤独 千百里路
仍在旅途 迈开脚步 满不在乎
有时候说不出任何理由,就是想想突然逃离熟悉的环境,远离所有认识自己的人,独自前往远方,哪怕只是漫无目的的随便走走。
相信一定有很多人都拥有类似的感觉,所以早在高晓松为许巍写下《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之前,黎明就在《向往》当中唱出“有时候真的感觉特别拘束/就想离开走上流浪的路”。
遗憾的是,面对这种突如其来的流浪癖,我们大多都是言语当中的巨人,行动当中的矮子。黎明也因此紧接着唱道“有时候这个想法反反复复/睡梦之中决定特别清楚/却在醒来之后模模糊糊”。
感觉深深被打脸,策划了很久的西藏之旅,始终因为各种理由没有成行。原本与朋友约好去台湾旅游,结果今年国家突然取消台湾自由行。更不要提始终在梦里出现的北欧极光与米兰圣西罗球场朝圣……这些年,我们的那些诸多策划与跃跃欲试,似乎也只能在梦醒之后变得模糊。
更为可悲的是,哪怕你我都明知道这些所谓的“向往”只是假象,可面对现实生活的压力,我们只能无助地用“旅游”来掩盖自己内心深处真正的那些“向往”。
你敢走出自己的舒适圈,面临一些新的未知挑战吗?
你敢抛开一切积累,投入到一个新的陌生行业当中去吗?
你敢果断结束这段纠缠不清的爱情,毫不保留地再去爱一个人吗?
我们都期待自己能够肆无忌惮地做出某些决定,向往那个充满未知却又与众不同的全新生活。
然而,实际上我们却大多都安于现状,欠缺打破一切的勇气,只能在幻想中改变一切。
或许,这也是为什么有些人能最终逆境重生,而有些人却犹如温水煮青蛙一样,无奈地成为沉默的大多数。
你并不知道,黎明在唱出《向往》的时候,他已经果断地跳出舒适圈,选择了新的挑战。
前几天《听首歌再说爱》曾提到,黎明出道签下的第一份唱片合约就来自宝丽金。自从1990年6月《相逢在雨中》问世以来,黎明与宝丽金的合作还算顺利,他更是从一位普通歌手与演员,成为香港著名的四大天王。
不过,虽然宝丽金对黎明有伯乐之恩,可从某种角度而言,唱片公司也限制了黎明的进一步发展。毕竟那些年宝丽金旗下的头号歌手,永远都是更有音乐天赋的张学友,无论黎明怎么竞争,能够从公司获得的资源都比张学友逊色。
以黎明当时的江湖地位,肯定不愿意继续留在宝丽金当二把手;宝丽金也知道在拥有张学友的情况下,肯定无法满足黎明想当头号王牌的心愿。
于是当黎明与宝丽金的合约到期之后,唱片公司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颗摇钱树转签索尼音乐旗下的新力唱片。
所幸,黎明与宝丽金的分手还算是好聚好散。
哪怕唱片公司抱着最后捞一把的心态,仅1998年一年就推出《舞变》、《你爱你不爱精选》、《你爱不爱精选2》、《91-97全胜时期金碟精选》与《恋曲新世纪》五张精选集,可至少他们在为黎明制作合约期内最后一张录音室专辑《向往》的时候,绝对是尽心尽力。
别的且不说,就算我们可以忽视唱片有多首林夕作词的佳作,也能昧着良心否定《我太傻了吗》、《每次星光闪烁》、《胆战心惊》这类经典歌曲,可看到宝丽金唱片居然能允许黎明在合作的最后一张专辑唱出一首渴望离开的《向往》,我们就不得不承认这一次他们做的很厚道。
只是唱片公司“制作期间的厚道”与“宣传期间的卖力”永远是两回事。
1998年5月《向往》专辑宣传发行的时候,新力唱片几乎在同期推出了为黎明制作的首张EP专辑《我这样爱你》,并不惜拿出创下当时香港记录的经费来展现宣传的时候,宝丽金唱片还是果断“认怂”,并没有在《向往》的宣传上做出更多努力。
可想而知,《向往》专辑就此成为黎明在黄金年代最容易被人忽视的一张作品,哪怕专辑收录了多首超好听的歌曲,可提到1998年,人们只记住了新力唱片推出的《我这样爱你》。
最后照例进入吐槽环节。
不知道各位朋友是否有类似感受:就算你对某位歌手并没有主观上先入为主的反感,可说不出任何理由,你就是对他/她的歌曲无爱。
甚至,哪怕当时他/她的作品已经具备很高的传唱度,而你周围的朋友也强烈向你推荐,可无论你怎么努力去听他/她的歌曲,始终都是无动于衷,换不起任何共鸣。
当你终于认命,觉得自己与这位歌手彻底无缘之后,则往往会发生一些诡异的事情。例如,你会在不经意间被他/她的歌曲所深深触动,从而一口气听完歌手的所有作品,并把这位一些较为冷门的歌曲视为最爱。
实话实说,我有过两次这种不讲道理的极速转变,一次来自郑中基,一次来自黎明。
对郑中基的音乐,纯属心境上的改变。
最初觉得这位歌手过于阴柔,哪怕喜欢他与张学友合唱的《左右为难》,却始终不能接受朋友极力推荐的《戒情人》、《绝口不提爱你》与《谈何容易》等歌曲。
直到进入大学,某次在理发的时候听到店内大喇叭突然响起“你说你最近爱上了一个/喜欢喝几杯的人/你不习惯他的冷/却离不开他忧郁眼神”的时候,才第一次觉得郑中基的歌曲居然如此动人,从而开始找来他的很多专辑,并最喜欢那首不太热门的《敌人》。
对于黎明的歌曲则有所不同,这是来自设备上的邪门事件。
从初中到高二,无论是我自己购买的黎明磁带,还是找朋友借来的黎明磁带,只要我把它们放入随身听或家里那台双喇叭磁带播放机,必然会没过几分钟就出现卷带事件。
一次两次,我还能耐心地把磁带从机子里拿出,好好把打卷的黑色磁条理清。可三次、四次、五次之后,看到黎明的磁带还是如此固执地不给我面子,我当然会一气之下拒绝再听他的歌曲。
于是,至今家里的诸多磁带收藏当中,四大天王的专辑唯独黎明最少。
所幸高二下学期,表弟不信邪,又给我拿来一盒黎明的专辑。
匪夷所思,这盒磁带居然能够正常地播放下去。而一听之下,我发现黎明的歌曲原来还这么好听。
没错,这张让我改变对黎明认识的专辑,就是本文所推荐的《向往》专辑。
而更为幸运的是,通过这张专辑喜欢上黎明音乐之后,没过几天,就迎来《非我莫属》专辑的发售。可想而知,此时的黎明,在我心中已经成神!
明天是9月29日,继续从历年9月29日发行的专辑当中,挑选出一首好听的歌曲作为推荐曲目。颇为巧合,这次推荐的歌曲来自陈奕迅。好吧,从四大天王到陈奕迅,这也算是一种传承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