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中 | 日本现代建筑之美

2019-08-03     序赞网

在进入正题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几位建筑师们,是如何对待日本传统,以及其本土所具备的现代建筑之美的。

伊东丰雄,日本建筑师:

传统日式建筑德户外和室内,它们之间的界限比较模糊;我很想在现代建筑中重新诠释这个特征。

克里斯提安·古里森

芬兰建筑师:

一直以来,建筑师们都对日本传统的木制构造很感兴趣,而这种建筑风格也刚好契合现代美学;它通过简洁的语言去表达丰富的内涵。

篠原一男,日本建筑师

东京的“混乱”,早就不是秘密。我认为混乱没什么不好,相反,它激发了我的很多想法。

斯韦兰·费恩

挪威建筑师

我很欣赏日本房屋的弹性,你也无须遵从一定要坐在哪里的规定,因为没有这样的硬性要求,每个人都可以随性决定。

黑川纪章

日本建筑师

即使我们大量投入使用高科技,日本传统还是俯拾皆是。

日本不审庵茶室

不知道你听说过“市中山居”没有,意即让人把生活琐事抛诸脑后。进入市中心好似山景的庭园,再穿过大门,就可以获得澄净的心境,从而使人精神为之一振。

“躏口”那边有一个小门,“助访客”总是保持谦卑,进入一个环境清幽的茶馆。这种传统更多的是追求一种心灵上的满足,不张扬、不夸大、不盛气凌人,也不求形式化。因为日本民众笃定地坚信:肉眼见不到的事物,比起切实存在的实体更加珍贵。

也许你已经发现,日本的传统跟欧洲的唯物主义,有着天壤之别。现代日本早已接受了唯物主义,而也有不少建筑师掀起了反思热潮,回归传统,继续沿用日本传统,尤其注重体现个中的细致。

日本建筑师黑川纪章表示,当人们在品茗时,宾主可以感受到在茶室外面,有四道瀑布。为了达到这种效果,他们把茶室放在一个水泥箱子里面,这样一来客人们即使往外面望,也看不到什么东西。在室内,这里便是一个小宇宙般的存在。而这也是江户时期,人们常说的“壶中”,启发人们在空间狭小的茶室里思索宇宙、探索人生的奥秘。

也许你觉得身处在这样一个斗室之内,会觉得压抑;其实不然。在这样的空间中,远离世俗的诱惑,更能够体悟出哲理。如果你还是觉得难以置信,不妨切身体验一番,再下定论。

日本建筑与庭院造景,向来不肯中规中矩,而是尝试打破对称。这一点,在桂离宫、日本茶馆或者庭园的构造布局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在这里,你找不到丝毫对称性的东西。有意思的是,这跟欧洲美学大相径庭。

作为芬兰的建筑师,尤汉尼·帕拉斯马在亲临桂离宫,游览里面的庭院时,便对它大有好感,他坦言“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让他联想起“玛莉雅别墅”。这也难怪,帕拉斯从7岁就住在玛莉雅,早已成为自己生命中的一部分。

之所以让帕拉斯觉得格外熟悉、亲切,是因为玛莉雅有很多日本建筑设计风格的影子。不管是从建材的处理方面,还是对布料的运用,无不体现着日式风格。甚至很多细部设计,都是直接引用日本习俗。

对于这一点,帕拉斯语气非常坚定,他提到奥园(玛莉雅别墅的创作者)桌子就放着关于日本建筑的书籍,甚至还从里面攫取灵感。不仅是奥园,阿斯皮伦同样很欣赏日本。

另一位来自芬兰的建筑师,克里斯提安·古里森,表示,室内跟户外之间的关联,依然延续着日本的建筑风格。

在本土建筑师伊东丰雄看来,建筑的形状不以外观作为唯一的评定标准,相反,它是室内的延伸,从而给人一种和谐自然的氛围。

序赞--序事,赞物;在未知的世界里总一件值得你拥有与创造的好物。序赞通过10多年的发展已入驻200多万工业设计师相互交流与分享,专业覆盖有室内,平面,产品,家具等,已沉淀10多年的优质案例与知识分享,是从事工业设计师必去的网站之一。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yApvXmwBUcHTFCnfOZ-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