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美股IPO大盘点:二季度创20年融资新高,SaaS股备受宠爱

2019-12-23     华盛前哨


作者:Amirin

2019年已接近尾声,港股新股市场凭借“全球第一融资额”的美誉火了一把,不少港股股民靠打新赚的盆满钵满,另一边,美股IPO市场今年市况如何?

根据万得数据,纽交所与纳斯达克今年合计新增348只新股。即便年初美国政府关门29天,影响了不少IPO项目进度,但第二季度美股IPO数量呈井喷式增长,大量独角兽挤在该季度上市,融资额高达287亿美元,平均回报率约30.5%,造就了20年以来最活跃季度。当季美股新股首日累计涨幅1640%,高于港交所2019全年新股首日累计涨幅1259%。

2019年“最受宠爱”:SaaS股

自2015年以来,科技公司成为了美股上市的主流,该行业的SaaS股更是今年以来最受“宠爱”的品类,近八成SaaS首日大涨,首挂破发率仅0.25%。全年24只SaaS股平均涨幅高达31.56%,超越标普500指数年初以来区间涨幅。

来源:Wind,华盛证券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新股是Zoom,这只视频会议领域独角兽的市场规模、技术水平足以跟微软旗下的Skype for Business抗衡。今年Zoom上市首日开盘报65美元,较IPO发行价36美元涨80%,总市值突破160亿美元,短短两年时间市值翻了16倍。

SaaS是一种通过Internet提供软件的模式,用户不用再购买软件,而改用向提供商租用基于Web的软件,来管理企业经营活动,且无需对软件进行维护。

SaaS股一般来说估值较高,但比起医药和金融板块,SAAS的增长性确实更强。2004年至2011年,美股SaaS上市企业市销率倍数为3到5倍,2011年之后就变成了4到7倍。当前市售率又增加到了12至20倍的水平,推高估值的正是Zoom这一类SAAS独角兽。

2019年最“大宗”IPO:优步

今年美股最大的IPO独角兽是优步,首发募集高达68.85亿美元,在阿里和沙特阿美IPO之前,2019年全球最大的IPO项目原本属于优步。但体量大不等于股价涨,优步就是被估值过高给害了,上市后股价一落千丈,半年来较发行价跌超38%,连联合创始人都开始套现,特拉维斯·卡兰尼克自解禁期过后,本月又抛售了3.5亿美元的股票,已抛售逾21亿美元的优步股票,宛如一个好剧本被演砸了。

来源:Wind,华盛证券


后半年,不少公司选择下调IPO融资规模,32家中概股有8家在上市前缩发。万达体育甚至先后两次缩小融资规模,最终发行减至2380万份ADS,最高IPO募资额为2.18亿美元。

高估值和下调发行规模似乎都影响股价表现,但长远来看,适当调整融资规模不对其成长性造成影响,反而那些估值过高的企业会面临更大的增长压力。

2019年最“稀缺”概念:人造肉

要说2019年美股最具稀缺性的概念,人造肉当之无愧,Benyond Meat作为首只概念股,加上名企和投资大佬加持,一时间半年火遍了资本市场,上市日创造了大涨163%的神话。不过稀缺股不局限于短期热炒,高度稀缺性加良好的财务状况,让这只人造肉股上市前三个月累涨了400%。

来源:华盛证券

美股宽松的上市制度对稀缺性新股有强大吸引力,稀缺性的背后或是技术的高壁垒,以及对行业上下游的议价权,这些都会形成企业的护城河,为企业带来超额利润,稀缺性会转化成股价增长动力。

2019年中概股IPO红黑榜

截止12月19日有32只中概股上市,今年中概股数量与去年相当,首日累计涨幅185%,涨多于跌。

来源:Wind,华盛证券


2019年哪只中概首日最“红”?

全年首日涨幅Top1的中概股是一家P2P公司——嘉银金科,这家金融科技公司曾于新三板上市,旗下有你我贷和极融两个品牌,营收主要依靠你我贷网贷平台。

有趣的是,金融类新股虽然不是最多的,却在首日涨幅Top5中占了3家,平均涨幅22%,是去年Top5首日平均涨幅10.8%的2倍。在国内监管如此严格、同行竞争如此激烈、市场不断出清的背景下,这类股票能在美股市场收获这样的待遇,可见美股IPO市场在包容度方面值得肯定。

如果看区间涨幅,情况又有变化。截止最新一个交易日,新股累计涨幅Top3中有2家教育机构,分别跟谁学和有道。其中跟谁学市值已超50亿美元,是教育行业大牛股新东方的四分之一。根据最新第三季营收指标,跟谁学为5.5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61.5%;网易有道为3.4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8.4%。两只新股今年平均累计涨幅都50%,教育科技板块值得长期投资者关注。

2019年哪只中概首日最“黑”?

最黑最惨莫过如涵控股,“网红第一股”的概念很新鲜,终究没有赢取市场欢心,上市首日即破发跌超37%,上市该股更备受争议,即便Q3已经实现首个单季度(非双十一月)盈利,但抗风险性较弱,营收增速过分依赖头部KOL。因此新股投资逻辑不是单纯靠概念,内在价值是关键,资本永远逐利而非舆论。

从整体来看,押注美股新股短期表现,认准行业和了解公司基本面等基础判断,完全可以获得不错的收益,即便在历史几次美股回调时期,新股收益率依然稳定。

长期的话,市场永远会有下一只新股,供求会变动,一下子冲的太高的次新股未来不免经历回调,不论美股还是港股,想搏新股收益就要明确目的心态,如果没有洞察供求的能力,起码要有整体把握和止盈止损的原则。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本文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

本文来源于新浪集团旗下港美股交易平台华盛通APP资讯专栏,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y97MMm8BMH2_cNUgrCk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