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伦,何许人也?《水浒传》中被杀的白衣秀士,而历史真实却是英雄的起义领袖!据史料记载:
“当宝元、康定之时,山东有王伦者焱起,转斗千余里,至准南郡县既多预备,故即得以杀捕矣。”
又据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记载,这个王伦原耒是北宋一位起义领袖,而且起义规模浩大,声势弘广,遍打六州,威震江准,王伦虽遭官府追捕杀害,但他是位顶天立地的英雄!
然而,施耐庵这老夫子,为了美化投降派宋江,写岀洋洋洒洒的长篇演义《水浒传》,竟极尽诬陷诽谤之词,制造千古奇冤。将水泊梁山的开山始祖王伦,描写成一个落魄秀才,眼光短浅、心胸狭窄、妒贤嫉能的小人—“白衣秀士”,结果被“逼上梁山”的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一刀结果了性命。从此,王伦这个反面人物形象在民间广泛流传,真是“王伦冤案沉千年”了。
真正的历史事实却是王伦与宋江、林冲一伙风马牛不相及,王伦起义在先,而宋江36人却在北宋宣和年间。
王伦与宋江时差八十余年,何谈火拼?岂不也冤枉了林冲?从历史记载的轻重度来看,王伦率领的农民起义军转战千里,长驱纵横淮南地区,规模声势浩大;而宋江在80年后才结伙三十六人,只在海州地区活动,起义规模显然偏小。
从历史征记载的结果来看,王伦被捕,英勇就义;而宋江几次想朝廷招安,后被知州张叔夜招降。宋江在真实的历史上和虚构的《水浒传》中都是货真价实的投降派。
《水浒传》不仅给王伦制造冤案,而且又贬低了当时威震大宋皇朝的,方腊率领的大规模农民起义,方腊起义于宣和二年(公元1120),义军四方响应,百万之众,曾打到江苏、江西、福建等地,攻占了六州五十二县,是当时宋皇朝倾全国之军力,实施全面镇压,后被追捕,次年八月在开封英勇就义!区区宋江三十六人小团体何谈打方腊?宋江打方腊完全是违背历史事实的胡编乱造啊!
《水浒传》虽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他的艺木性是高超的,刻画人物生动鲜明,正因为其艺术强,就能以讹传讹,如包装大师可以使假冒伪劣包装成美丽鲜艳的流行畅销品。
所以,人们啊!历史和社会是复杂的,对一切人和事都要动动自己的脑子,要有独立的精神,自己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