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价值线
编辑 | 南山 柯贝
亲爱的A股投资者:
A股四季度迎来开门红,各大机构纷纷给出自己对四季度的展望。天风证券指出,四季度或出现低估值蓝筹的估值切换行情,建议关注两大新主线。
热点事件方面,据集微网最新消息,有知情人士称,继AMD、Intel之后,台积电也已从美国商务部获得许可证,能够继续向华为供应一部分成熟工艺产品。台积电方面则回应表示:“不回应毫无根据的市场传闻。”
在此之前,国产晶圆代工巨头中芯国际(688981)发布了关于美国出口限制的进一步说明公告,坐实了此前被美国政府以设备可能被用于军事目的为由而被制裁的传言。
美国大选到来之前,中美之间高科技领域的博弈正趋于白热化。
更多精彩内容,详见本期价值线《股市鸡毛信》正文
价值线编辑部
10月11日
A
传言坐实
关于台积电恢复对华为供货的传言,有知情人士表示,台积电这次获取的许可证主要是涵盖了采用成熟工艺制造的产品,对于像手机SoC等先进产品,即使传言坐实,台积电也仍然无法为华为代工。
相比之下,另一个在长假期间被坐实的传言,则更加值得我们警惕。
美国当地时间9月25 日,一份疑似由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签发的文件显示,针对中芯国际及其子公司和合资公司出口的某些产品,将受到出口管制。
9月27日,中芯国际回应称,公司并未收到此类官方消息。并且再度重申,中芯国际只为民用和商用的终端用户提供产品及服务,没有为任何军用终端用户生产。
10月4日,A股还在休市,港股中芯国际率先发布公告坐实了这一传言。公告声称,公司知悉美国商务部向部分供应商发出信函,对于向中芯国际出口的部分美国设备、配件及原物料会受到美国出口管制规定的进一步限制,须事前申请出口许可证后,才能向中芯国际继续供货。针对该出口限制,公司和美国工业与安全局已经展开了初步交流,将继续积极与美国相关政府部门交流沟通。
10月9日,A股开市首日,科创板中芯国际也发布了公告,公告指出,公司正在评估该出口限制对本公司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基于部分自美国出口的设备、配件及原材料供货期会延长或有不准确性,对于本公司未来的生产经营可能会产生重要不利影响。
同一天,标普全球评级将中芯国际“BBB-”的长期主体信用评级列入“负面信用观察名单”。标普将在90天内评估美国出口管制对中芯国际的潜在影响,并对信用观察做出决议。评估将包括该公司经营持续性、市场份额和客户保有率、技术能力及财务表现所受潜在影响。
B
早有预兆
中芯国际是全球领先的集成电路晶圆代工企业之一, 根据 IC Insights 公布的 2018 年纯晶圆代工行业全球市场销售额排名,中芯国际占全球纯晶圆代工市场份额的 6%,位居全球第四。
中芯国际目前是中国大陆技术最先进、规模最大的晶圆代工企业。其最先进的 14 纳米 FinFET 已于去年开始量产,意味着中芯国际的技术已跻身国际主流晶圆代工厂商之列。
以中芯国际为首的中国芯片半导体企业的飞速发展,使之成为了美国“卡脖子”政策的眼中钉肉中刺。事实上,对中芯国际制裁的预谋可能早已开始。
今年年初,中芯国际首次击败台积电,拿下华为海思的14纳米FinFET工艺部分芯片代工订单,这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然而好景不长,美国对华为的禁令连续两次升级,限制措施范围进一步扩大。中芯国际对华为的订单也受到影响。据中芯国际公告,公司在过去的一年内分别向美国应用材料公司和美国泛林集团合计购买了12.21亿美元的机器和设备。据广发证券研报,中芯国际的美国设备占比达到30%左右。中芯国际联席CEO梁孟松早前也曾表示,中芯国际会遵守国际规章,9月14日后无法继续支持华为海思。
8月,有媒体报道称,中芯国际将与北京开发区管委会联手成立一家合资公司,专注生产28nm以上的芯片,目标是每月10万片12寸晶圆的产能。业内分析,中芯国际此举,是为了打造一条去美化芯片生产供应链,从而帮助华为生产芯片。
特朗普政府显然不肯就此善罢甘休,继续围追堵截,并最终将枪口直接对准了中芯国际。
C
市场影响
中芯国际已于今年7月顺利登陆上交所科创板,当前市值1923亿元人民币。但其股价自上市之日起就持续下行,目前股价较上市首日的最高价已跌去近一半。
如果制裁被确认,对中芯国际来说,影响不可谓不大。券商研报指出,中芯国际的禁令假若类似于华为,最极端的情况就是上游供应商完全被美方监控与管制,需要得到许可才能正常供货。那么融资后的先进设备、材料等的采购可能面临很大压力。同时,如果中芯的生产被搁置,相关国产供应链的导入或者推进进程将明显延后,中芯自身的前道芯片客户也将会被转单至三星、台积电等竞争对手手中,短期对半导体制造产业链的发展(包括设备、材料等)均有不利影响。
中芯国际在招股书中明确指出,公司由于集成电路晶圆代工的下游行业市场存在集中度较高的特点,报告期内公司客户集中度较高,来源于前五大客户的收入占当期营业收入总额的比例分别为50.45%、45.22%及 43.21%。
尽管没有公布具体的客户名单,但市场普遍认为,华为是中芯国际的第一大客户,其收入的五分之一来自华为。
中芯国际的上游供应商可能也将因此受到影响,尤其是相关上市公司。首当其冲的是安集科技(688019)。该公司主营业务为关键半导体材料的研发和产业化,目前产品包括不同系列的化学机械抛光液和光刻胶去除剂,主要应用于集成电路制造和先进封装领域。根据其2019年年报,中芯国际是公司第一大客户,占总营收比例高达51.4%。
然后是中微公司(688012),作为生产刻蚀设备和工艺的供应商,在2018年以前,中芯国际连续两年占据公司前五大供应商的位置。尤其2016年是公司第一大供应商。不过自2018年后,中芯国际已退出前五大供应商,所受到的影响将相对较为有限。
来源:中微公司招股书
此外,晶瑞股份(300655)、江丰电子(300666)、有研新材(600206)、上海新阳(300236)等个股均在公告或互动平台上声称向中芯国际供货。
D
如何应对
事实上,在10月4日首次确认被制裁后,港股中芯国际曾一度大跌7%,但隔天盘中就大涨近10%。与此同时,A股长假回来后的首个交易日,科创板中芯国际(688981)全天高开高走。不仅如此,半导体相关概念均涨幅居前。
从市场表现来看,似乎中芯国际和整个半导体产业链并未受到此次事件太大的影响。这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中芯国际和中国半导体行业对此早有准备。
据集微网消息,中芯国际过去几个月来一直在增加进口生产设备与关键替换零组件,甚至与中国芯片厂合作建立中央仓库进行囤货。知情人士称,中芯国际向美、欧、日本上游供应商采购的规模,已超越2020年全年需求,采购项目包含蚀刻 、微影与晶圆清洗机等制程设备、测试机台,而用于维持设备运作的相关耗材采购量,也都超过一年所需。
从半导体行业层面来看,相关产业支持政策持续加码。今年8月4日,国务院印发《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提出了八个方面政策措施,诸如最高免10年所得税、加快推进集成电路一级学科设置等,从财税政策到人才政策无所不包。
9月23日,发改委等四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 培育壮大新增长点增长极的指导意见》,提出加快基础材料、关键芯片、高端元器件、新型显示器件、关键软件等核心技术攻关。
E
仍有转机
除了中芯国际和政策方面的提前应对,市场的信心可能也来源于对事件的转机仍抱有希望。
国泰君安(香港)发表研报认为,此次出口限制是遵循美国《出口管理条例》而做出的管制,而非类似对于华为的实体清单。两者的区别是,实体清单禁止任何美国商品,或者在海外使用了美国技术生产的商品出售给被制裁对象,而《出口管理条例》所规定的出口限制,则只是针对军事最终用途及最终用户的限制,其影响程度不及实体清单。
另一方面,特朗普政府日子并不好过。据路透社9月26日报道,近两周以来约有多达3500家美国企业,针对美国向价值超过3000亿美元中国制造商品征收关税一事,对特朗普政府提起诉讼,其中包括了特斯拉、福特汽车、塔吉特公司、沃尔格林公司和家得宝公司等知名美企。
当然,即将到来的美国总统大选将是最大的变数。
链接一
机构:四季度系统风险不大 重点抢占两条新赛道
四季度首个交易日,两市双双放量大涨,总成交额突破7000亿。机构也纷纷发布季度策略报告,对四季度行情做出展望。
天风证券: 几类个股值得关注
当前A股走势的核心矛盾,即流动性收紧、外围不确定性加大,目前来看仍不改变A股盈利修复趋势,系统性风险不大,但市场估值扩张受到抑制。四季度关注两条主线:1、日历效应:当市场对第二年的经济预期不悲观的情况下,每年的四季度容易出现低估值蓝筹的估值切换行情。比如保险、白电、工程机械、铁路、水泥等。2、景气维度:景气度布局的几个方向:军工、光伏、新能源车、消费电子、工程机械、汽车零配件、生产线设备等。军工可关注航天发展、中航沈飞、睿创微纳;光伏可关注晶盛机电、捷佳伟创、奥特维;新能源车可关注璞泰来、宁德时代、科达利;消费电子可关注立讯精密、闻泰科技、京东方;工程机械可关注三一重工、恒立液压、艾迪精密;汽车零配件可关注福耀玻璃、常熟汽饰、天润工业。
中泰证券:中期持续看好“硬科技”和“新消费”
10月是三季报窗口期,而今年受疫情影响,行业间业绩比较可能相对容易,业绩好、景气高的方向相对明显,主要集中在受益疫情的板块(医疗、食品、远程办公等)、符合政策热点导向的(新基建、新能源、军工等)。而实际情况是,这些领域多数个股在今年已经有所表现,后续可能面临弹性不足的问题,做多三季报需要精选个股配置。弹性方面建议关注今年表现平平但近期出现复苏态势的个股,比如受益节假日消费回暖、受益内循环大方向的相关标的。整体来看,我们持续看好行业格局中长期向上的硬科技与新消费领域,其中近期调整幅度较大的优质成长股建议积极关注。
链接二
一周市场概览
1、美股
美股周五收高,道指涨0.57%,报28586.90点;纳指涨1.39%,报11579.94点;标普500指数涨0.88%,报3477.13点。本周美股三大股指均录得至少两个月来的最大周涨幅。道指累计上涨3.3%,为8月份以来最大周涨幅。标普500指数上涨3.8%,纳指上涨4.6%,均为7月初以来的最大周涨幅。美国财政刺激谈判周五继续进行,特朗普称支持规模更大的刺激方案。
2、港股
香港恒生指数周五收跌0.31%,报24119.1点,本周累计上涨2.81%。
3、人民币
离岸人民币(香港)周五报收6.6866美元/人民币,上涨0.7%,升破0.7关口。本周累计录得上涨0.91%。
4、黄金
周五,约商品交易所12月交割的黄金期货价格上涨31.10美元,报收于每盎司1926.20美元,涨幅为1.6%。按主力合约计算,本周黄金期货价格累计上涨了1%左右。
5、原油
周五,纽约商品交易所原油(WTI)期货价格下跌59美分,报收于每桶40.60美元,跌幅为1.4%。本周WTI期货价格累计上涨了9.6%。飓风“德尔塔”已经导致墨西哥湾地区近92%的原油产能被关闭。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xyD4GnUBd8y1i3sJm_j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