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辣椒院士:首次公开3200万亩辣椒产业的4大趋势,3个好品种!

2019-11-26     农作物农技110

他从湖南一个偏僻的乡村走进了农业高等学府,30年如一日潜心研究小小的辣椒,率领团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辣椒之最”!

他就是中国科协重点推荐宣传报道的“双百”科学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业大学校长邹学校。

邹学校虽然来自“辣椒大省”的湖南,但与辣椒打交道并不是他最初的选择,儿时的他心怡的是“柜台前的售货员”、“穿制服的铁路人”。和那个时期大部分青年人一样,是高考改变了他的命运。他考上了湖南农学院(今湖南农业大学)园艺系蔬菜专业,从此便与农业特别是蔬菜结下了不解之缘。

“过去我国吃辣椒的地区很少,主要集中在湖南、四川等地,现在辣椒全国各地都喜欢吃辣椒,我国的辣椒种植面积也从上个世纪80年代的1000多亩到现在的3000多万亩……”邹学校说,辣椒越来越受到欢迎,种植面积的扩大,这其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辣椒变得不那么辣了,很多没有食辣习惯的地方,也开始尝试接受这种微辣带甜、肉质脆嫩的青辣椒。

上个世纪80年代末,邹学校发现利用甜椒与尖辣椒(辣味型辣椒)进行杂交,于是有了微辣型辣椒

但对于湖南、四川、贵州的人而言,不辣不过瘾。邹学校又将西北的螺丝辣椒品种优化,推出了油闪闪、皱巴巴、脆生生、辣度较高的螺丝辣椒

不断研发品种,让大家一年四季、在不同的地方,都能吃上当地产的鲜辣椒。这是邹学校团队一个十分重要的科研贡献。

三十年来,邹学校和科研团队的足迹先后遍布全国二十多个贫困地区,为三百多万农民送去优良品种和前沿技术,无数贫困户,因种植辣椒而脱贫。

1996年,邹学校初到泸溪时,看到这里不论是气候条件,还是土地条件,对于辣椒种植来说,都堪称“优越”,以至于他发出如此感慨:“这样的自然资源,种植辣椒最合适!”

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他带着团队,带着科研成果——辣椒新品种,发起了“博辣红牛”示范种植项目。

当邹学校第一次把“博辣红牛”等辣椒新品种带到泸溪时,不少村民都摇头:“产量翻两三倍?不相信!”邹学校选择的是用事实说话,以此让村民相信科技的力量。

泸溪县兴隆场镇村民李作喜用280亩土地“入股”种植“博辣红牛”,成了这个示范项目的参与者。当年,他收获辣椒产量从2000-3000斤/亩增长到5000-6000斤/亩。乡亲们都说是“种一年辣椒抵三年阳春”!

截至目前,邹学校团队育成辣椒新品种56个,其中获国家奖的品种有42个,全面提升了我国辣椒品种早熟、丰产、抗病、抗逆、耐贮运、加工、机械化采收等水平,极大地推动了我国辣椒科研水平的提高和辣椒产业的壮大。邹学校育成的辣椒品种已经走出国门,在东南亚、非洲、中美洲等地的 10 多个国家和地区推广约1000 万亩。

如今邹学校所创制的辣椒品种,已累计推广近七千万亩,成为了世界上种植面积最大的系列辣椒品种。

邹学校,这个从乡村里走出来的科学家,带着对土地的浓浓深情、对乡村父老的深重责任,用小辣椒、大产业,改变着无数人的命运。

邹学校,一位堪称创造辣椒神话的人,他俨然是蔬菜界最不可或缺的伟大存在

来自长江蔬菜杂志社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xwWbpm4BMH2_cNUgz4u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