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建言献策,让福州古厝“活起来火起来”

2020-01-05     福州晚报

位于澳门路的林则徐纪念馆古色古香。

福州晚报记者组 文

《人民日报》重刊习近平总书记《〈福州古厝〉序》,将福州古厝推向全球视线。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期间,古厝保护利用成了委员提案的一大热点。市政协各参加单位和委员们从运用高科技、提升知名度等方面,提出许多好的思路和建议。


运用科技

保护利用福州古厝

致公党福州市委会提交《关于福州古厝特色元素的创新性保护和利用的建议》,提出福州当前在古厝特色元素挖掘和提炼上还存在不够系统全面、古厝文创产品开发力度不够、高科技引入应用不足等问题。提案建议加大福州古厝主题文创产品开发力度,根据不同年龄段消费群体需求,开发相应的文创产品;可以开发拼插式玩具产品、可拆装纸质模型,体现福州建筑特色;与国内古建筑文创产品开发较先进的省区合作,开发具有福州古厝特色的文创产品。

提案还建议,建立福州古厝“科技+教育+旅游”三位一体的新技术应用模式,借鉴数字故宫的做法,利用高科技手段,为古厝进行数字化建档,为教育和特色旅游服务,同时应用5G、VR、大屏幕等手段,再现福州古厝的历史生活场景。

叶伟奇委员提交的提案则建议建设“福州古厝”网上博物馆,创新传播方式,把传统文化、生活习俗、风土人情等保留住、传下来,让人们记住乡愁,让历史建筑焕发新活力。


抓住契机

提升福州古厝知名度

孙晓岚委员提交了《关于提升福州古厝知名度的建议》,建议加大福州古厝文化挖掘力度,把元素设计加入到文化创意产品中,突出实用性、趣味性、美观性,融入日常生活;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进社会组织和企业,进一步策划包装文创产品,利用电商平台扩大销售规模,提升经济效益;按类别筛选一批优秀文创产品,与新版《福州古厝》书籍一起作为世遗大会的纪念品,宣传福州古厝,打响文化品牌。

《关于福州古厝特色元素的创新性保护和利用的建议》也提出,建议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打造古厝视觉创意之城;可开展“坊巷十景”整理和评选等活动;围绕世遗大会参观点,对标国际展览展示标准,精心组织一批全国性特色民居展,在对比中展示、宣传、彰显福州古厝的特色和魅力。


古厝保护

要在“活”字下功夫

张振玉委员在《关于提升福州古厝保护发展规划的建议》中提出,除政府、文物部门主导的修缮外,一般性或是家族宅厝可发动原有居民修缮,留住古建筑背后的故事,留住乡愁。

黄蔚蓝委员在《关于福州古厝保护与文化传承的建议》中提出,古厝由人、空间以及人与空间的互动构成,古厝保护应从这三方面入手。例如福州文庙,可采用声光技术,再现古代塾馆、书院教育场景;通过模拟场景、声像互动、表演展示等方式,再现古代考试等场景;增设机器人,进行简单的对话互动;设置典型场景,提供体验式拍摄,让文庙“活起来”。

郑萍委员建议,要将各种业态植入福州古厝,更好地推进文旅商产业联动发展。比如,将文化产业及展示功能植入历史建筑,盘活闲置固定资产;结合古厝旅游、生态旅游,推进种植草莓、柑橘、花卉等,开展采摘型旅游活动。


古厝旅游

应进一步提升品质

民建福州市委会在提案《关于进一步提升我市三坊七巷“古厝游”品质的建议》中提出,建议不断提升三坊七巷景区形象,积极拓展游览深度;在现有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苑的基础上,建设独立的大型三坊七巷博物馆;梳理现有景点,争取开放更多有特色的文化景点;不断挖掘文化内涵,开发冰心儿童文学主题游览、虎门销烟情景体验等主题游览区;有针对性地开发“夜游园林”“灯光秀”等项目,积极引入“闽剧”“木偶戏”“布袋戏”等福建传统文化互动展示内容,适时延长部分景点夜晚开放时间;整合“严复”等文化品牌,以“三坊七巷”为统一文化符号进行品牌打造和开发。


部门连线

百处历史建筑 推进保护修缮

政协委员对古厝保护的关注度甚高。昨日,记者电话连线了市名城委相关负责人。

记者了解到,市名城委正按照《福州市新一轮古厝保护提升工作方案》,抓紧实施相关工作任务。包括一批古厝在内的福州市100处历史建筑保护修缮工作正在全面展开。按照方案,4月20日前,保护工作将全面完成。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xVs7dW8BMH2_cNUgr5g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