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目前为止,哪吒之魔童降世,已经上映11天,但其票房成绩已经达到了惊人的23亿,但尽管此成绩已经遥遥领先同期的其他电影,也收获了不少的好评,但依旧有喊烂片的声音,难道这些人是在质疑大众审美吗?
首先,我们不得不否认,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的三观不同,所以对同件事物的理解,以及解读都会不同。但那些喊烂片的人,一边在喊着,一边将因为喜欢电影,而积极为《哪吒之魔童降世》做无偿宣传的观众称之为水军,跟风。画风就有些迷了。
首先他们所谓的将《哪吒之魔童降世》称之为烂片的理由,无非是电影情节大量改编,以及里面穿插的一些笑料,比如说太乙真人的塑料普通话。
但如果真的因为以上那些理由,就将《哪吒》打入烂片行列,真的有些冤枉。首先,被吐槽比较多的情节改编的问题。说这版的哪吒跟以往的哪吒比没有割肉还父,削骨还母。李靖也没有像以前我们看到的那样昏庸。
其实关于哪吒死亡的情节,如此改编,并没有什么不妥的地方。以前版本哪吒自裁的情节,并没有将哪吒衬托得多么伟大有担当。反而给人一种他喜欢意气用事,冲动好斗的印象。而此版本,在一开始,就将哪吒牺牲的伏笔埋下,不会让人感觉突兀,也不会让人对哪吒产生什么反感。
还有一个情节改动也非常大,那就是敖丙没有仗着自己身份兴风作浪,而是因为出生在龙族,一直活得小心翼翼。而且他心地善良,并没有因为自己身怀灵珠而仗势欺人。很多人将敖丙的设定改变,嘲为反派的洗白。
其实并没有洗白不洗白一说,因为我们本来就是站在不同立场上看到某件事的,如果我们站在陈塘关百姓的立场上,我们或许会以为他水淹陈塘关的行为非常恶劣。但如果站在敖丙或者龙族的立场上呢?所以立场不同,就不能以简单的黑白论对错。
至于为什么此版本的李靖不是个昏庸愚蠢的父亲的问题?那我们 是否可以问下为什么李靖不能是个好父亲呢?有情有义的父亲,为了自己儿子的生命默默付出的父亲,不是比起那种让观众生厌的父亲更加有意义吗?
而且既然《哪吒之魔童降世》能够取得23亿的票房成绩,肯定是受到大部分观众的认可的,虽然不能说大众认可的东西一定对,但一般获得大众认可的东西,肯定有其存在的价值,所以特立独行的喊烂片的那些人,是在质疑大众审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