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在历史上确实算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其中里面包含了多位非常具有争议的皇帝。而明朝末代皇帝朱由检,就包含在了其中。
朱由检,在历史上被人称为崇祯皇帝,清军攻入北京城时,他选择了在煤山上上吊身亡。针对崇祯皇帝“自缢”这件事,不少人都感觉到惋惜,认为他有更为妥善的处理办法,那就是带领人马撤到南京,以图东山再起。按如果真要选择了这条路,大明朝真能再现辉煌吗?
我们都知道,当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发迹的时候,就是在南方举兵起义。而当时朱元璋,也是把都城建在了南京。从这点来看,要是崇祯皇帝想要进行战略性南移,名义上并没有什么不妥,毕竟那就是大明朝的发家之处。而当时朱棣选择迁都,也是为了更好的守卫边境。
其次,江南向来都是鱼米之乡,比较起北方来说,经济也相对富足,支撑一个政权,还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并且在当时,战乱几乎都爆发在北边,南方虽然也受到了影响,可破坏相对较小,也更容易恢复。
那么如果崇祯当时真的退守江南,会发生什么情况呢?首先可以肯定的是,李自成的大军,会率先统一长江以北,然后登基称帝,改国号为“顺”。这几乎是必然的趋势。紧接着,吴三桂在很大情况下,依然会投奔清军。不管怎么说,清军当时给了吴三桂足够诱人的条件,吴三桂没有理由拒绝。
紧接着,清军入关,这也几乎是可以预料到的。在这种情况下,“大清”和“大顺”之间,势必会进行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胜负结果难以料定,不过有清军还是有很大可能取得最后的胜利。只不过,清军也会付出相当大的代价,以至于损兵折将,元气大伤。
而在北方动荡的这些年,崇祯完全可以靠着江南的富庶和相对安全的环境,努力经营好自己的地盘。再加上自己这个皇位继承大统,因此只要政策得当,百姓也会拥护。趁着北方战乱,大力发展自己,那势必会和大清形成一个势均力敌的局面。
那再退一步来说,如果李自成取得了胜利,他在北方的统治会一帆风顺吗?答案估计也是否定的,当时经过多年的战乱,百姓们深受其害,就算当时李自成能过击溃满清的骑兵,但是后来如果要没有一个好的政策,那么“大顺朝”估计也很快被消灭掉。
经过这样一番分析,崇祯帝还是会有很大胜算的。只不过,当时崇祯帝还要解决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那就是如何任用身边的大臣。我们都知道,明末佞臣当道,崇祯帝重用了很多无能的大臣,有这些人在朝中当道,那么就算有十个大明王朝,那也不够崇祯皇帝败坏的。
此外,崇祯皇帝还要从自身整改毛病,要学会果断处理政务,多听大臣们的劝谏,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光复大明。
历史没有重来,也没有假设,崇祯帝最后也没有选择退守南方重新来过。“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崇祯皇帝牢牢记住了这句祖训,也算是用实际行动捍卫了大明朝最后的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