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轶可:如何从“不着调”转型“不靠谱”

2019-08-26     娱乐第一扒婆

前阵子曾轶可简直成为了打脸代言人。

一开始曾轶可发布博文,怒称在北京首都机场遭到某边检人员刁难,指其蛮不讲理私用职权,在配图里面还有两张关于边检人员的证件及相关个人信息的照片。

没想到深夜,曾轶可还把该边检人员证件照的放大图,没打码处理地以“九宫格”形式再次曝光。

这个行为遭到了网友的一致指责,作为一个公众人物,随便去在网上挂人,不仅仅影响了工作人员的私生活,更是违反了《出入境管理法》。

同样她遭到紫光阁、共青团中央、公安部、国家移民管理局、人民日报、央视新闻、法制日报等网络点名。

事情越闹越大,曾轶可终于发文道歉。她表示,承认自己前两天言行失当,难以相信自己当时如此情绪化。

“在这里我向所有人致歉,如果有机会我也愿意对当事警官当面说声对不起。对于自己这一行为造成的影响,我愿以个人最大能力承担后果。”

对于这个姗姗来迟的道歉,网友们其实并不满意。

“有机会啊,人家工作单位就在那里,你随时都可以上门道歉……”

“你赶紧去自首好了。”

“ 别人是在违法的边缘疯狂试探。这位不一样,以身试法。跳进去搅和。”

摩登天空表示,曾轶可接下来的工作行程将全部暂停,草莓音乐节演出被取消。并且发出声明:“经慎重考虑,2019长沙草莓音乐节阵容做调整,曾轶可将不参加演出,其他参演阵容不变。鉴于演出阵容已做调整,我们接受退票”。

今年对于曾轶可来说应该是大起大落的一年。

今年3月份的时候,有超过30万人在朋友圈里分享过曾轶可的《有可能的夜晚》。

对于她的歌迷来说,不禁心酸了一把。

曾轶可和她的音乐终于又“火“了,只不过,迟到了十年。

2009年,19岁的曾轶可抱着吉他参加快乐女声海选,经过短短的3个月,她从一个普通的女大学生转型成为一个最有争议的歌手。

虽然只得了第九名,但是她带来的争议是毫无疑问的。甚至同届的前三名都没有曾轶可的名气大,更不用说已经被我们忘记名字的快女们。

很难说,曾轶可那年遇见的是偏见还是运气。

她以一种不标准的形式走红:无论是从外形还是唱功,都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然而很少有人欣赏她的作品。

在外形上,绝对不是一个美女,但是足够特别。又酷又甜,有点需要被保护的感觉。

再说唱功,肯定是称不上专业,气息飘忽,跑调忘词,为了形容她的演唱,网友们专门发明了一个新词:绵羊音。

在那段时间里,网络上的人们成立了两个派别——“信曾哥”和“反曾轶可”。

就这样被别人调侃了3个月,比赛结束了。很多关了电视就不知道还能否再见的年轻面孔,被人们渐渐遗忘,曾轶可却不是这样。这些年,她始终在创作。

快女结束后的一年,曾轶可出了自己的第一张创作专辑《Forever Road》,收录了《最天使》、《还能孩子多久》、《狮子座》这些成名作品。

可能是因为在录音室的缘故,曾轶可原本被诟病的唱功不再是问题,声线和气息反而增添了更耐听的细腻感,歌词里细微的情绪被小心包裹。

2011年,曾轶可发行第二张专辑,同样全部是自己的创作。其中,她给2011快乐女声写了一首《baby sister》,从歌词到作曲都清新干净。

从唱功的进步,渐渐她的创作也开始变得更专业,连《夜车》MV中的造型都是自己的心思,细腻、俏皮、纤弱、绵软的都是曾轶可,曾轶可的本我就带有哲学家的独特。

直到近些日子,这张专辑中的《夜车》又成了流行歌,一批年轻人被这个声音吸引,去搜寻她的背景时才惊讶发觉:这首歌原来已经这么“古老”。

其实她的每张专辑里都有它的情绪和特色。

2011年发行《一只猫的旅行 Forever 21》,2012年的专辑叫《这小小的葡萄我从来没吃过》,2013年的专辑是《会飞的贼》、2015年写了《25岁的晴和雨》。

慢慢的,人们发现其实曾轶可是一个心思细腻,但是没有太多负面情绪的女孩子,就算是外界对她有很多的质疑和调侃,但是一切都能成为她人生路上的谈资趣闻。

小小的身体里面藏着大大的奇思妙想,不知道曾轶可如果没有成为创造歌手的话,她现在会是什么样子。

和《夜车》一样,曾轶可的很多作品最近突然在抖音上爆红,比如其中的代表《有可能的夜晚》。

“让蜡烛代替所有灯,让音乐代替话语声,此时无声胜有声。如果要我开口,只能说一句话,让我成为你的有可能……”

曾轶可的形象突然“正面”起来,原来,曾轶可的歌那么好听啊。

其实,在多年前也早有人看到了她身上的光芒。

快女比赛时,作为评委的沈黎辉和包小柏因为曾轶可针锋相对;高晓松多次为了曾轶可和网友吵架,他这样表达对曾轶可音乐才华的欣赏:“关于曾轶可我多次说过:一流词,二流曲,三流吉他,四流唱,这个没什么争议。争议是因为好多人听不懂话,且有阅读障碍,人云亦云跟着起哄。好在小曾没当回事,我就更无所谓了,我们自己行里对她没有争议。”后来,罗永浩为曾轶可联系了张玮玮、郭龙和周云蓬等民谣圈高手,自费找录音棚。

去年发表的最新一张专辑里,宋冬野作为制作人为她制作了《三的颜色》,音乐的质感更加丰富,曾轶可敏感又纤细的内核却始终不曾变过:”我们相遇时其实就是分开时,我们拥有时就到了失去时。”

新专辑被她取名为《Anti!Yico》,她想要用音乐创作本身来反对过去那个被大众所塑造出的曾轶可。

今年,曾轶可出道10年了。其实,过去被贴在身上的许多标签都已被时间一一撕下,曾经的误解也在渐渐解除,也许,依旧不是所有人都能欣赏曾轶可,但能够在偌大的宇宙中找到寥寥同类,何尝不已是一种幸运?

然而,有才华并不是刻意任性妄为的资本,可能是这段时间大家对她的宠爱,让她开始变得有点冲动。其实“不着调”不算可怕,可怕的是一个人“不靠谱”,无论是不是明星,无论是不是有才华,一定会受到“冲动的惩罚”。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xNPPzGwBJleJMoPMY1Y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