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架构升级背后,百度Apollo如何打好自动驾驶这张牌?

2019-12-09   汽车之心Autobit

作者 / 张竹

编辑 / 王德芙

出品 / 汽车之心


中国未来的自动驾驶该怎么发展?


或许百度 Apollo 的这次组织调整给行业指明了方向。

12 月 6 日,百度智能驾驶事业群组(IDG)迎来了首次组织架构升级。

这个在 2017 年 4 月成立的百度智能驾驶事业群组,最初是由三个事业部共同组成:

  • 自动驾驶事业部(L4)
  • 智能汽车事业部(L3)
  • 车联网业务(Car Life etc.)

在组织机构升级之后,IDG 迎来了新的变化:

  • 自动驾驶业务组下辖三个部门:智能汽车业务部、智驾地图业务部和自动驾驶技术部;
  • 原有车联网业务组继续主导智能车联业务;
  • 新增智能交通业务组。

关于这份组织架构升级的更多信息,目前我们还无从得知。

不过汽车之心打探到,12 月 18 日百度将在长沙举办第一届“Apollo 生态合作伙伴大会”。

这将是百度 Apollo 调整自动驾驶业务架构后首次公开亮相。据称,百度在自动驾驶、智能车联、智能交通方面均有重磅消息发布。

有行业人士表示,百度对 Apollo 的组织架构调整,更像是“晴天修屋顶”,一种干大事前的集体总动员。

架构升级背后的亮点

自动驾驶与车联网算是百度的“老”业务。

将智能汽车业务部、智驾地图业务部和自动驾驶技术部归到自动驾驶业务组下,这是百度对自动驾驶业务的一次常规梳理,主要目的是集中优势资源,并通过“业务”+“技术”组合,进一步推动自动驾驶的商业化落地。

车联网更是成熟的业务。此前据百度车联网事业部总经理苏坦公布的数据,目前搭载百度车联网功能的汽车品牌超过 60 家,上市车型达 300 款。未来将有超过 500 款车型陆续面世。

而这次架构升级背后最大的亮点,是原先的车路协同单元升级为独立部门,成为智能交通业务组。

这个新增的智能交通业务组,将专注交通基础设施智能化升级,为城市提供车路协同系统、区域智能信号优化系统等下一代智能交通解决方案。

显然,百度将“智能交通”业务摆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

从单项业务升级为独立部门,这表明百度 Apollo 没有把目光局限于“车”,而是包含了自动驾驶、智能路网、车路协同、车路城一体化等领域。

巨头扎堆“车路协同”

从去年开始,行业内关于“车路协同”的讨论与落地都在快速升温。

车路协同,简单来说,就是统筹车、路、人以及实时交通的动态信息,实现信息的互联互通。

从百度车路协同开源方案,阿里“智慧高速”实践,腾讯“车路协同”生态连接器到华为 C-V2X 芯片及系统架构,鲜有一个赛道会让国内的巨头集体下场竞技。

巨头们为何会扎堆“车路协同”?

两个关键词可以解释这一现象:一是离“钱”近,二是“车+路”才能释放自动驾驶最大动能。

与自动驾驶一样,车路协同也是一块巨大的蛋糕。

拿“智慧高速”的建设/改造来举例:

据统计,目前全国的高速公路总里程大约为 14 万公里。行业测算,建设“智慧高速”进行车路协同的“路侧”改造,一般硬件和改造成本约为几十万到一百万/公里。

车路协同光在“智慧高速”的改造上就是一个千亿级的市场,这还不包括车路协同在新建高速上的部署以及后续的运营维护。

如果将城市路网的车路协同建设/改造算上,更是一个难以估算的天量市场。

其次,车路协同备受关注,这很大程度上是由自动驾驶的热度带起来的。但在现阶段技术条件下,单车智能的自动驾驶车辆安全性仍然存在缺陷。

与此同时,行业对自动驾驶商业落地与量产进度越来越急切,车路协同作为自动驾驶的一种“补充形式”,其价值被放大。

这是因为,符合全自动驾驶需要的“智能汽车+智能化道路+车路协同”才刚刚开始。

Waymo 和特斯拉等公司虽然更加崇尚单车智能,但这离全自动驾驶还有相当的距离,自动驾驶竞争正逐渐从上半场进入下半场。

百度的车路协同提供哪些能力?

百度开始布局“车路协同”全栈研发始于 2016 年,算是业内最早布局车路协同的公司之一。


2019年CES期间,百度宣布正式开源 Apollo 车路协同方案,向业界开放百度 Apollo 在车路协同领域的技术和服务。

其服务的对象包括:手机地图及车机系统、网联辅助驾驶、城市交通管理以及更高级别自动驾驶。

百度希望通过开源自己的车路协同方案,分享在大量道路测试中积累的实际经验和能力,一定程度上解决“通信厂商不了解无人车需求、无人车厂商没能力搭建通信服务”的窘境,同时又巩固百度在自动驾驶甚至是智慧交通、智慧城市领域的生态版图。

百度表示,在城市,车路协同打造的全域无盲区自动驾驶出租车队,可让安全的无人驾驶时代提前 2-3 年到来。

2018 年,百度与长沙宣布部署“自动驾驶与车路协同创新示范城市”。

当时百度曾提出,基于长沙打造自动驾驶与车路协同创新示范城市,并通过快速复制的模式,快速拿下更多城市。

如今这一步已经打通。

2019 年,百度智能交通“城市网”正在全国快速铺开,相继与长沙、重庆、沧州、保定、阳泉等超过 10 个城市签署智能网联和智能交通领域的合作。

今年 8 月,百度与重庆市达成合作,落地自动驾驶与智能交通项目。


9 月,Apollo 自动驾驶出租车队在湖南长沙正式开启试运营,不久后,河北沧州也开始启动自动驾驶出租车规模化载人测试。

如果说智能城市是自动驾驶的最终归宿,那么百度 Apollo 作为智能城市落地的先锋力量,正逐渐从自动驾驶、智能交通领域“单点突破”,再介入智能城市、云计算、产业升级及政务创新等领域。

这是百度先人一步快速部署以自动驾驶、车路协同再到智能城市为目标的商业路径。

在政策层面,“十三五”期间,由国务院协调,发改、交通、工信等部委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推动智慧交通发展的政策。

2016 年,《推进“互联网+”便捷交通促进智能交通发展的实施方案》、《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技术路线图》、《推进智慧交通发展行动计划》等的出台,均确认车路协同的核心技术支撑地位。

2017 年,国务院印发《“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开展新一代国家交通控制网、智慧公路建设试点,示范推广车路协同技术,应用智能车载设备,建设智能路侧设施。

各部委后续出台的《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数字交通发展规划纲要》、《关于加快推进新一代国家交通控制网和智慧公路试点的通知》,都针对车路协同相关的自动驾驶、智慧公路、数字交通建设给出了清晰、具体、可行的安排。

在政府宏观顶层设计把控下,未来几年,车路协同应用将在我国智慧城市和智慧公路领域全面开花。

如此,这次组织架构的升级背后,理解百度 Apollo 组织架构新增专门的智能交通板块就更容易了,其重要战略意义更不容小觑。

从业者们无法回避的难题

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视觉计算和人工智能教授 Matthias Niessner 在参加完今年的 CVPR 后,在 Twitter 上对自动驾驶调侃了一番:

“从 CVPR 学到的经验:

CVPR 2017,完全自动驾驶还有 5 年到来;

CVPR 2018,完全自动驾驶还有 10 年到来;

CVPR 2019,不太确定完全自动驾驶何时到来。”

Niessner 教授用戏谑的方式道破了自动驾驶目前商用落地的尴尬境地。

“如何加速自动驾驶落地”也自然成为从业者们无法回避的难题。或许百度 Apollo 用组织架构升级率先给出了解决方案。


P.S. CES 2020 开幕在即,全球各大厂商也将拿出最新的汽车科技成果,届时汽车之心将前往拉斯维加斯带来第一手的现场报道,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