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岁高中,富商非把18岁女儿嫁他,老头写一诗,富商掩面而走

2019-08-30   历史名人小传

重文抑武,一向是两宋政策,宋神宗变法时曾说:“更张法制,于士大夫诚多不悦,然于百姓何所不便?”,宰相文彦博立刻反驳道:“为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也。”。



文彦博这话,意思很明确,与你宋神宗一起治天下的,是士大夫,可不是什么百姓,士大夫不高兴,那可不行,可见,当时的士大夫在宋朝地位又高。

非进士及第者不得不美官”,在宋朝,凡是位高权重的大臣,基本都是进士及第,而宋朝,从最初的每年一科考,到后来的三年一科考,更使得进士弥足珍贵,而越珍贵的东西,便越会遭到人们的哄抢。



每次,科考完放榜之时,宋朝的名门贵族们,便会立刻行动起来,只要榜上有名,不管家境如何,都会成为哄抢的对象,想要吸引进自己家族,壮大自己的势力,为此,不惜牺牲自己的女儿,也要招为女婿,这个便是宋朝著名的“榜下捉婿”。

这种现象,在两宋屡见不鲜,比如王安石的女婿,便是蔡京的弟弟蔡卞,比如文彦博的女婿,是包拯的儿子包绶,再比如,《水浒传》中的梁中书,便是蔡京的女婿。



无论蔡卞、包绶还是梁中书,都是年少及第,当然是名门望族哄抢的对象,那么那些读了一辈子书,年近花甲才中进士的人,还有没有人抢了呢?

当然有,今天要讲的这个人便是如此,73岁中进士,结果有个富商非要把18岁闺女嫁给他,搞的老头是哭笑不得,写了首诗拒绝,羞得富商掩面而走。

此人便是韩南老,韩南老是福建人,一生寒窗苦读,但可惜时运不济,屡试不第,一直到73岁,才中了个进士,算是光宗耀祖。



韩南老高中进士的消息传回老家,很多人都兴奋不已,想要跟韩南老攀上关系,其中有一位富商,便打起了韩南老的注意。

宋朝经济繁荣,商人地位相对提高,但毫无背景的商人,依旧是任人宰割的对象,这位富商,便属于后者,没啥背景。

薄情重利,是商人本性,为了提高自己的身份,这位富商决定牺牲女儿幸福,把年仅18岁,正值花季的女儿,嫁给已经73岁的糟老头子韩南老!

当富商带着丰厚陪嫁,上门跟韩南老说这门婚事时,韩南老是哭笑不得,当场写了一首诗回绝富商:“读尽文书一百担,老来方得一青衫。媒人却问余年纪,四十年前三十三。”。



这首诗,前两句写出自己数十年来寒窗苦读的性酸,后两句嘲讽富商不顾颜面,竟然为了利益,想将女儿嫁给自己这么一位糟老头子,商人看后,是羞愧难当,再也不敢提把女儿嫁给韩南老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