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成都4月24日电 (王军)绿道中植入农业,如何呈现多彩田园、花海桑田的面貌?花田果蔬景观,如何在提升观赏性的同时,实现农业经济价值转化?在成都市龙泉驿区大面街道花田湿地绕城高速外侧、驿都大道北侧,中际田园项目建设现场,桃树、樱桃、观赏桃等等果蔬已经栽下,工人们正在浇水、施肥。这个占地面积约为567亩的园区,是成都益民集团旗下中际集团在锦城绿道内,打造的果蔬保供基地。
这个以桃树、樱桃、李子、柑橘、蔬菜等为特色和亮点的果蔬种植示范区,不仅将形成以农业为本底,观赏花节、采摘活动、农事体验等为一体的一三产业融合互动点,在让市民体验田园风光的同时,更能开展田园游乐,带领市民走进田野、感受田园情趣、探求自然知识。
首批已栽种28000多棵果苗 后续还将栽种近万棵果苗
自今年3月2日起,中际田园开始土地翻整。“受疫情影响,以及农作物农时要求,种植时间比较紧急。”中际集团副总经理肖宇宸表示,为了抢回工期,中际集团与合作方积极准备防疫物资,并通过加大人员和机械的投入,加快桃苗、樱桃、观赏桃种植。
“除了疫情影响,项目还受到当地水资源的限制。”肖宇宸表示,整个园区灌溉水源主要来源于雨水,园内水池在进场前没有进行蓄水,造成水源位置较差,仅有一处水池水源较为充足,用水比较吃紧。
“为了不影响苗木成活,我们加大了机械的投入,通过抽水翻运的方式,将水输送至园区的各个水池,供园区灌溉及施肥使用。”肖宇宸表示,通过一系列有力措施,顺利完成了树苗的栽植养护。
“目前,园区已经栽种桃树苗24500棵,樱桃3000棵,观赏桃800棵。”肖宇宸介绍,随着整个园区首批果苗种植已经接近尾声,现场作业人员主要负责果树施肥、灌溉等农事活动。“后续,我们还将栽种桃树苗6000棵,樱桃2400棵,李子500棵,柑橘1200棵,同时将进行行间套种蔬菜。”
农耕文化课堂、农事体验活动等 为绿道带来更多新业态新场景
桃李芬芳,果实累累……在这座开放式田园中,一年半后就可以初次挂果。而除了观赏花木,享受田园风光的乐趣外,市民还可以参与到一系列体验活动中来。
“比如,我们将开设农耕文化教育课堂,开办赏花节进行赏花活动,开展农事体验活动等等。”肖宇宸表示,像农耕文化课堂,不仅能够丰富孩子们的农耕知识,还能够参与树苗种植、苗木养护、采摘等,体验到耕耘的快乐。
肖宇宸表示,中际田园项目紧靠绕城高速,更贴近市民,通过绿道植入现代农业,不仅能够吸引市民前来参观,更是孩子成长的乐园。“现在城市里长大的小孩对农业不太了解,结合绿道农业做一些寓教于乐的农作物科普项目,让绿道农业不仅是观光农业,更能增长知识,体验果园乐趣。
“通过生态观光、科普研学,不仅可以实现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的统一,将自然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还可以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肖宇宸介绍,通过在城市中心,市民“门前”布局果蔬基地,还将进一步丰富市民的菜篮子、果盘子。
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打造环城农业景观中靓丽风光
都市农业该怎么做?农业植入绿道,是探索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途径。除了要实现观赏价值,打造成为绿道生态式的景观农业,还要实现经济收益。
“像我们的桃树苗,是从北京引进的优良品种,主打品种均为科研院所推荐的较为成熟品种,口感好品质高。”中际田园合作方总经理李兴建表示,桃树主打品种成熟期主要集中在5月份,较其他品种具有提前上市销售的优势。
而樱桃苗为成都本地购买的由省农科院选育的新品种,外观艳丽浓甜爽口,市场表现好,成熟期契合大家外出踏青时间段,利于采摘销售。
项目建设完成后,还将优化该区域生态格局,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优化田园景观资源配置,同时打造锦城绿道景观亮点,成为环城农业景观中亮眼的一道风光,提升区域的旅游品味,满足市民果蔬消费需求,助力城市保供,为市民高品质的生活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
此外,园区还将通过土地整治、生态系统建设、林木覆盖率提高,丰富区域生物多样性,优化生态空间格局,提升生态功能,构建人与自然和谐优美的宜居环境,改善良好农业环境,土壤结构得到改良,提高水土保持能力和防灾减灾能力。
(责编:李强强、章华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