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京务工的王女士,一家5口住在位于北京西城区一个33㎡的弄堂里。即便是一人撑起这个家的琐碎,她也从不抱怨。
大女儿婷婷今年马上升初中了,却还打地铺,这让王女士的心疼不已。家里生活质量很是堪忧,于是王女士准备改造。
这里曾经是一个老式澡堂改建的。33㎡老式平房,房屋呈长条形。依次是厨房、外屋、里屋。
1、一进门就是厨房,要想进入厨房,首先要把正在晒的衣服挪开。
2、厨房不仅要做饭,晾衣服还要提供洗澡?!
3、再来进里面看看,两位老人家就睡在这样一张高低床上,年岁已高,每天还要爬上爬下,十分危险。
4、家里到处都是杂物,储物空间急需。
一到下雨天,就必须到屋顶清扫,不然就会将雨水口堵住,所以必须经常清扫。
出水口堵住了,下雨天房子里就会漏水。
案板架在洗菜池边缘, 很容易翻过去。一边悬空,连放菜的地方都没有
厨房还是洗澡的地方。
厨房的屋顶是石棉瓦屋顶,漏雨,保温隔热性很差。 做一顿饭,就得满身大汗,像蒸桑拿。
一家人勉强坐在姥姥卧室用餐,但已经是满满当当,要想再加一双筷子,可就是困难了。
5口人的衣物还有平时的杂物,都得找地方放置。地上没有,就得往高处就找。柜子上,阁楼上,都是堆积的杂物。
崔大姐每次都要用梯子爬上爬下,令人心惊肉跳。
家里没有厕所,只在厨房简易搭建了一间淋浴间。不过这个淋浴间还是半开放式的。
这就意味着,有人在厨房洗澡,其他人就只能在屋里待着。
儿子天一的卧室在母亲床上方的阁楼,平时写作业也都是在床上。以打坐的方式写作业,可以想象有多不好受。
再加上阁楼上方两个大门板,随时担心会不会掉下来。
33㎡,层高不足3.6米,要满足一家5口的生活需求,至少需要4间卧室,加上客厅、餐厅、厨房,卫生间,四室两厅一厨一卫,八个空间,设计师能实现这个功能吗?
1、空间布局
设计师提出了双错层概念,利用两个台阶式楼板,将房子分成3个层高的区域。一层分为站坐卧模式。
这样既避免了层高仅有3.6米的局限,同时还实现了功能多样化的可能。
2、解决隔热问题
在装修过程中,设计师得知工人在施工时经常因闷热而中暑昏倒。这是什么原因呢?
由于是老式澡堂改建的,老房子的天井窗户被封住。窗户被封闭,热气往上走,屋内空气无法流通。
设计师想到了办法,通过加开窗户,增加保温板,并在玻璃上贴上隔热膜,让天井闷热的问题得以解决。
房屋外部设计师把原来入户西侧的门改在了北侧,从而让房子动线更加合理。
防腐木替代了白墙,仿佛一座森林木屋。
房子打通后,屋子不再昏暗拥挤, 变得宽敞明亮。
厨房
原先的厨房,操作极为不便,现在家里有了宽敞的操作台面,让崔大姐享受烹饪。
餐厅
餐厅就在厨房边,可折叠的桌椅,不仅能够满足一家人平时吃饭,还可以根据数量随意延展,不用担心客人来没地方吃饭了。
卫生间
装修前崔大姐家是没有厕所的,只在厨房有个淋浴间。
改造后的卫生间虽然不大,但能够满足一家5口日常对洗漱、淋浴的需求。
奶奶和姥姥卧室
装修前两位老人睡高低床,空间狭窄,爬上爬下也不安全。
这次设计师在卡座后面巧妙地设计了一个房间。
这是姥姥的卧室,在墙壁增开了采光窗,通风极好,床铺也很宽敞。
奶奶卧室则是在另一侧,卧室布局无异,都有自己独立的储物空间。
茶室
得知一家人有喝茶的习惯,设计师还利用一楼剩余空间设计了一间茶室。
茶室布局典雅,气质清幽,朋友来家也可以一起品品茶。
二楼
改造前的楼梯斜度有70°,十分陡峭和危险。
通往二楼的楼梯是Y字型的,同时与之前的相比,坡度缓了不少。而且楼梯也是带储物功能的。
左手边就是儿子天一的卧室了。这里集休息、学习为一体。设计师利用天井1.2米的空间,在墙壁上设计了一大面书柜,供上高中的天一使用。
书柜间隐藏着天一的卧室。依旧是榻榻米风格,保证个人隐私独立空间。
天窗巧改,让房间有充足的采光和通风,房间也不会闷得像蒸笼一样。
之前天一每天要弯着身子在床上写作业,现在窗前的书桌则成了他的学习区,不仅光线充足,而且很宽敞,对天一来说,有张书桌是他最开心的事情了。
父母卧室
原本的儿子阁楼卧室下是父母的床,每次阁楼一翻身,楼下就会被吵醒。双方都没有独立的空间。
崔大姐和丈夫的卧室则在二楼的另一端。
一米八的大床,加上床对面的大衣柜,每个空间都被设计师合理利用起来。满足生活所需之外,还非常注重生活品质。
露台花园
这样的装修,已经让崔大姐一家喜出望外了。然而设计师还准备了一个惊喜。
从夫妻俩的卧室出来,一个小小的露台花园就呈现出来。
设计师在装修时让工人把原先的屋顶重新浇筑,空出了一小片露台,可以当做一家人纳凉,休憩的地方。
崔大姐笑着说,咱们也是在二环内有露天别墅的了。
33㎡的澡堂之家变身四室3厅的花园别墅,设计师的精心设计和良心用苦,让这一家5口生活品质大大提升了,享受天伦之乐。这样的设计师给我来一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