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孤独者,非兽即神。”
没有朋友,乃是真正的孤独。
然而,“朋友”,是一个被滥用的名词。
大部分人所交的朋友,有一半与朋友无关。
复旦教授陈果曾将自己的“朋友圈”划分为三层:有些是人脉,有些是玩伴。
真正的朋友,是另一个你。
亚里士多德曾说:
“因有用而互爱的人不是因为对方自身之故(而希望对方好),而是因能从对方得到好处而爱。”
与其说是友情,不如说互为人脉。
中国的人情社会曾被形容为:银行。
有存有取,你来我往,皆可唤为朋友。
利字去时,曲终人散,冷暖自知。
知乎上有一个热门问题:“什么时候,你意识到自己没有朋友?”
有网友回答:“准备婚礼,不知道要找谁做伴娘。”
婚宴来宾,或是亲戚,或是熟人,或是同学,凑热闹、还人情、维系社交都可以。
伴娘不可以,她是best friends,是最好的朋友,她会为了你的幸福而落泪。
那些平日留了微信、加了好友、经常发邮件联络、一起吃饭K歌的人,结交你,经营你,说好话,恭喜你。
但无意祝福你。
其实,你幸不幸福,他们不关心。
一叶知秋,一难知友。
2011年,42岁的高晓松因醉酒驾驶入狱,时逢他导演的电影《大武生》上映。
到上海宣传的时候,狱中的他想到入行二十余年结交的一干朋友。
央求监狱方打了电话,让朋友帮忙去伤害电影首映做宣传,但他们约好似的都有托辞拒绝。
古龙曾说:
“有困难的时候找朋友,绝不是一件丢人的事。真正丢脸的是,有困难的时候,竟然无朋友可找。”
后来出狱后,高晓松发微博:
“疾风知劲草,患难见人心。”
听过两句话:
在我春风得意时,我的朋友知道我是谁;
在我失意潦倒时,我知道谁是我的朋友。
深以为然。
有些人,不过是你人生的观众。
做观众的人最是高贵,不必全情投入,不必亲身下场。
你在高处,他们阿臾奉承,管你头脑发热得意忘形。
你逢低谷,他们冷眼相赠,瞧你虎落平阳遍体鳞伤。
正如《菜根谭》中所写:
“饥则附,饱则扬,燠则趋,寒则弃,人情通患也。”
琦殿曾说:
“我的‘朋友’总是以地理和时间为单位划分的。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各有几个玩伴,毕业后就不再联系。”
彼时,一起上学,一起逃课,一起等隔壁班男孩经过窗前。
但那些好时光有始无终,那些“好朋友”也总是下落不明。
如同那首歌中所唱:
“睡在我上铺的兄弟,你写的信越来越客气。”
“一起成长的玩伴,长大之后变成点头之交;好到穿一条裤子的兄弟,工作后各奔东西;形影不离的室友,消失在通讯录中……”
很多时候,从熟人变路人,不是感情淡了,而是共享关系不存在了,被取代了。
亦舒写过一本书,名为《电光幻影》。
独居女主人荣三和的住宅被名叫幻影的剧组看中,借租三月拍摄电影。
拍制过程中,失恋的三和与剧组众人渐渐熟稔,与女主角杨世绮互相欣赏、似为莫逆。
为帮彼此出头打架流血,窝一张床上坦言心事,快乐情深处像是要处三世朋友。
借由他们,三和走出失恋阴郁。
电影的后半部,剧组去国外取景,依依不舍来邀请三和同去,但三和急需重新走上讲台,有新的人生要开启,只好作别,并约定电影上映时一定再聚。
分开不过几个月,三和出差,在机场偶遇杨世绮。
但她已经不认得三和。
那谊切苔岑的往日,随租借关系的结束而消散。
倏忽而来,倏忽而去。
印度诗人萨古鲁讲过一个故事:
有一个喝啤酒的医生,是个快70岁的人物。
从前,他会定期去拜访一个朋友,无论他什么时候去,朋友总会端来美酒,他们喝上一杯互诉衷肠。
突然有一天,这位朋友开始修行,戒掉啤酒,他们便不再来往。
“只有东西在流动,友谊才在那里。当它消失的那一刻,一切都消失了。”
蔡康永曾说:
“有些人就是在一个阶段带给自己美好东西的人,互相享受,不要互相捆绑。”
失去可以分享的共同经历、相似认知,无法朝夕相处、参与彼此,只好各自美丽。
来如电光,去若幻影。
他们与朋友很像,但不是朋友。
小时候以为,漫长一生中五湖四海都是朋友。
长大后发现,称为真心朋友的不过寥寥几个。
真正的朋友,可遇不可求,在质量不在数量。
“友谊的形成,并非由于双方有意的拉拢,带些偶然,带些不知不觉。”
社交网站上有许多教人如何交朋友的办法,一一去做,一定会建立庞大的社交网络,但不一定能遇到知心朋友。
交朋友,用的不是技巧,而是真心。
当如金风玉露,朋友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
真正的朋友,见过你最丑陋的一面,仍然愿意拥抱你。
一个人,永远可以在朋友面前做最真实的自己,展露自己的脆弱与不堪。
无需隐藏悲伤,克制快乐,也不用担心丢脸,害怕讥讽,他不会将你当做麻烦和负担。
当你笑时,他陪你一起笑;当你流泪,他给你肩膀;当你有难,他向幽暗深处的你伸出手。
默默相对,息息相通,缓急可共,生死可托。
真正的朋友,乃另一己身。
灵魂中相连,精神上共生。
定居者在远方有朋友,可代你看天边风景,经历别样人生。
临终者在世间有朋友,死生可托,放下挂念,安心远游。
白居易与元微之半世流离,一生神交,互相寄诗相和千余首。
两人同造厄运,被贬两地时,元稹写诗《寄乐天》:
“无身尚拟魂相就,身在那无梦往还。”
有时梦不遂人愿,还要不高兴:
“我今因病魂颠倒,唯梦闲人不梦君。”
后来,他因病早逝。
离世九年后,白居易大梦一场,再次与元稹携手相游,醒后泪盈巾枕,字字血泪写道:“
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
《寻梦环游记》中曾说:“死亡不是人生的终点,遗忘才是。”
真正的朋友,不怕离别,无惧生死。
前路很长,执子之手多,死生挈阔少。
遇到灵魂深处的朋友,比肩而立,要会珍惜。
尚未遇到,也无须苦恼。
有人说,世界上人与人相遇的概率是五千分之一,成为朋友的概率是百万分之一,而成为知己的概率,只有两亿分之一。
为你,千千万万遍。
本文内容由壹点号作者发布,不代表齐鲁壹点立场。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