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胡扒医原创
作者|乡土中人
编辑| 泡泡君、自然卷
现代的浮躁,古时候的安详,这大概是每个人对现代和古代的认知。古时候浮躁和现代的安详难免这种认知难免有些不恰当,正是这种不恰当反而让人眼前一亮,人们思维的固化,是一种不好的现象。
如何突破制度式的思维固化的边界,在电视剧、纪录片、综艺真人秀之间自由欢脱的穿梭跳跃呢?抱怨“如今这年代,电视剧是电视剧,综艺是综艺,纪录片是纪录片,类型的划分已经变得固化、僵化了。”
《在京都小住》的有趣,就在它有意模糊了美食游记、剧情片和纪录片的界限。对京都风俗人情、文化理念的传承,表现得云淡风轻,又沁入心脾。路边随便一家小铺面都拥有100~200年历史,只传承三代的店铺都不好意思自诩“老铺”。还有店外摆一张长吧台,客人各自买好酒后,就聚在一起畅饮谈笑的酒铺,所有“好味道”要以一种闲适的心情去自己慢慢寻。
《在京都小住》是一部治愈系宁静的电影(也是剧情式旅游宣传片),但是好的菜品也需要调味品,这样味道更沁入人心。电影也如此。这部影片讲述的是一个在东京生活的江东佳奈(木村文乃)为了照顾受伤的舅公(近藤正臣)只身来到了京都,来到京都后,开启了她心灵自由的重塑之旅。
这部电影不仅仅带来的是京都旅游指南和宣传,也体现了在吃吃喝喝,闲逛闲聊之间,京都人不言语表的骄傲、不招人厌的自矜,不着一字的风骨尽现。从景点到人文,这中间分寸的拿捏,便是功力体现之处。
那在这部电影中不免有几句金句也让人荡气回肠。
1.你自己喜欢的东西,必须由你自己去摸索寻找 放下手机,闻着味道找,岂不是更好。找自己喜欢的东西,那是属于你的自由。
若是没有相同的经历,只是将这句话一掠而过。当成剧情发展的对白罢了。
2.“明明一个超市就可以买到的东西”,为什么要花时间一个一个去分别买.”
忍受都市病同时也享受现代化带来的一切便利,并觉得有时也可以放下扛在肩上的包袱,去放空放慢生活,安静下来,骑着单车,感受本土的气息,感受每一次跳动熟悉着每一寸土地。
3.人生有三道,升道,降道,没想到。
“我的人生全是败笔。不过我自己并不这么认为。我觉得是不是可以活得更简单一些呢?你说是不是?想干什么干什么,干着干着,不就能发现很多自己喜欢的事情了吗?这样的生活,难道不快乐吗?”这是剧中佳奈舅父说的话。
人生应当步履不停,而京都更适合你漫步游荡。
京都除了升道、降道外,拥有更多的是“没想到”。
4.明摆的事没必要说出来
明摆的事情没必要说出来,是京都带来的体贴和不知不觉的不言而喻。这样的不知不觉,要大声说出来,给我们每一个人一个回忆。
5.“晴”是喜庆的事情,需要精心打扮的去参与,也像是高级料理;“亵”是日常普通的日子,也像是随便打扮就可以去吃的店。但是平民小店藏着意想不到的美味,今天的店,就是亵中的晴。
这样的店,需要静下心来去寻找,很有意思。生活何尝不是?“在一个地方待久了,就容易产生一种”生活总在别处“的错觉。假如可以选择,你想成为一只随季节迁徙的候鸟,还是固守一地的留鸟。”
旅行因为短暂而变得迷人。有时我们离开熟悉的地方去挑选一个与原本生活节奏截然不同的地方,留驻时间也不宜过长——尽管新环境更容易转换心情、刺激思考,可一旦接受了当地生活的规范与秩序化,我们的眼睛就很难在发现令人悸动的事物了。生活需要改变和激情。
安稳的睡去,安然的醒来,一切都在不知不觉中度过,不舍,盼再来。这次的离别,何尝不像片中最后烤熟的点心蘸酱一样,蘸了京都是生活体会而带走呢。京都始终是那个京都,只是你的心是否还是那个心。
版权声明:微信公众号【娱乐胡扒医】所有原创文字,版权均属【娱乐胡扒医】及原作者所有。欢迎分享至朋友圈,但如果其他媒体复制转载,需征得我们同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