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雨叔
梁家辉主演的《深夜食堂》终于上映了,
在不经意之间也让人倍感意外,那充满质感的画风,那气味之间充满治愈的氛围,以及那常年不语,厨艺高超的中年大叔,都让人对这部翻拍的新片,有了感觉。
关于深夜食堂,对每个人来说,都有属于自己城市的灵魂聚集地。它以一个中年大叔的餐馆厨师,聚焦在这里吃饭的客人身上,每个人的背后的故事,在街头柳巷的平凡之处,有着一对对的深夜不归人,人来人往,美味的食物,成为了他们留恋的地方。
街头的它,留着众多过客的足迹,不仅是馋涎欲滴的口味,更是各色人生的故事。
但面对口味刁钻的影迷,《深夜食堂》似乎并没有引起观众的口味。刚上映的它,豆瓣口碑只有5.6,票房不足千万。真的有这么烂吗?也不一定,至少相比17版《深夜食堂》的2.8口碑,无疑还是有可圈可点的地方。
在豆瓣评分差距的背后,足以看出主创团队的用心,其实,翻拍的作品与原版还是有差距的。
尽管从整体看,梁家辉的《深夜食堂》非常的接地气,有中国市井气味的烧烤风,有小调风格的家庭味,以及人生百态的细腻,但相比日版的《深夜食堂》,最大的差异在于风格的不同,前者更贴近于浪漫主义的都市市井小民,后者则是一个最真实的食堂。
究竟怎样才算是真正的“深夜食堂”这次我来和大家聊聊。
对于食堂,首先一定是种类繁多的食材,而深夜,则是每一个都市不眠人的归属。
食材的丰富度,是一个食堂有多少美味的决定元素之一,在梁家辉的《深夜食堂》中,就有各色各样的材料,从蚬子,鳗鱼,鸡蛋,虾仁,甚至莲藕。
可以说,有食材,才能品到什么美味,当然还有厨师的水平。
这些在梁家辉主演的大叔手下,变成了一份份美味,如鳗鱼饭,鲜虾面,以及拔丝糖藕,都将美食诠释得淋漓尽致。
当然,这是一个关于中国味的深夜食堂,当然有一群这样的都市青年。菜市场的莲婶,阳刚青年开源,以及单亲妈妈明月,都是以一个小人物的角度,讲述了都市底层人物的卑微处境。
这一切都是对人细腻的刻画,和对他们生活的关注。比如,莲婶关心儿子,常常以儿子的名义去和明月聊天,但明月就没有困境吗?
作为一个小人物,有自己的困难,丈夫走得早,一个人除了陪女儿,还要挣钱养家,对于这样的女子,无疑是被生活压低了腰,苦不堪言。
而深夜食堂,就成了他们心灵的归宿,在品尝美味食物的同时,寻找内心的寄托。
这正是深夜食堂的意义,一份菜一个别样人生,在这个各种烦恼汇聚的食堂里,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菜,来治愈自己的内心。
最懂故事的厨师,才是真正的智者
厨房背后的大叔,一副中式的工装帽,简朴单调的衣服,都透露着他饱经风霜的阅历,以及与他相伴的自行车,都是一副低调成熟稳重的高手。
尤其是对于食材的热爱程度,才是他手中真正的艺术品,那勺与锅之间的碰撞就造就了他的魅力。
内敛的情绪,总让人有一种细腻真挚的感情。对远乡归来的思思,送上一份五味杂陈的香葱煎蛋,简单的就表达了主人公的感情,食物在她面前,就仿佛一个懂他的知己。
特别是那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氛围,将彼此之间的情绪渲染到最高。
真正做到这样的演技,要非梁家辉莫属。作为一个时刻严格要求的他,对于每一件事都抱着一个严谨的专业态度,以使得自己变得更好。
不管是第一次演戏,还是第一次导演,都是那种永远站在第一线的亲力亲为,也正是如此,才让他长久以来养成了魔鬼一般的意志力。
久练之下并出精品,用在他的身上再合适不过。
一直以来的积累,让他对于一个动作,一个眼神都有自己敏锐的嗅觉,甚至指导演员,都能够迅速入戏。这一切在他身上,都表现得淋漓尽致,他的每一次出场,都是别致。
有张狂,有怪诞,也有深情,这一切都他个人气质有关。
人称“千人千面”,对于他是当之无愧的称号。也证实了他的演技,的确入木三分,精湛绝伦。对于《深夜食堂》这样的戏,也许只有他能够拍出来。
总能够从他的作品之中,体会到人间百态的折射,对一件事物的态度,拍武侠,却不去交代背景,看似随意,实际上是一种大智慧。只讲真正的艺术,却跳出了生活中的柴米油盐。
就是这样的味道,给人每一次的感受都不同。
就连吃法都有各种不同的吃法,从囫囵吞吃,细嚼慢咽,到吃完不忘舔勺子,舔指头,甚至舔衣服,将一个吃的百态,展现的淋漓尽致。
这就是梁家辉,看似千篇一律,实际上是风格各异。
在戏内,他是一个懂故事的厨师,在戏外,他更是一个饱经风霜的智者。《深夜食堂》作为翻拍的一部作品,又有前车之鉴,能有这样的程度已经足够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