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文旅发布
时值“冬至”传统节日,冬至又称冬节、亚岁、长至节,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新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馆“非遗过大年、文化进万家”系列活动也正式拉开帷幕。
这个冬至,让我们身着传统民族服饰,约会非遗,以沉浸式的演出方式演绎非遗。这是我们对非遗保护成果转化一种新的尝试。
石家庄市新华区文体和旅游局局长刘斌、非物质文化遗产展馆馆长王昭、河北省手工创意产业促进会常务副会长曹磊、副秘书长李璟一起见证这一盛会。
活动从石门汉韵的《大明市井》汉服场景拉开帷幕,
赵陵铺火流星传承人与石门汉韵颜颜鼓乐一起让流传在民间500多年的“火流星”登上声光电打造的现代科技舞台。
身着汉服的长乐司带来舞蹈《长城之下》,歌颂历经千年岁月万里山河的长城
2006年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古琴,在古韵龙吟刘宁的《普庵咒》声中,令人自然进入清净空的境界,犹如天地人相互交融。
接着 柳颖带来的歌曲《天仙子》江湖儿女的侠骨柔肠,又仿佛带我们进入了一个江湖世界。
侠骨柔肠之后的刀光剑影犹如历史再现,演绎了新华区非遗项目古兵器修复技艺闫民、闫鹏父子的各种古兵器,与观众互动,讲解古兵器的前世与今生。
阳关写尽千古别。唯有纸笺寄相思。剪纸艺术传承人郭现强老师古韵龙吟王蕾老师的《阳关三叠》,书法家路延伟和小朋友贾博涵将高雅文化与民间艺术融合
风采童模学院的孩子们演绎石家庄传统服饰手工技艺娟子老师的作品,让非遗融入现代生活。
相声演员刘富宽,龚占虎带来的传统相声《打灯谜》
张煊明带来的京剧《甘露寺》选段《劝千岁》让整场活动更加丰富多彩。
让时尚与传统碰撞,让古老与未来交融,这是一次有意思的尝试,是一场精彩纷呈,别出心裁,勇于创新文艺汇演,是寓教于乐,让非遗成为国潮的新体验。
活动得到了广大民众的认可,这种观赏性强、有乐趣的沉浸式感受,真正实现了寓教于乐的把非遗带给百姓。最后活动在《我和我的祖国》声中画上了圆满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