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中小学“食堂革命”来了!中小学生营养配餐有了深圳标准

2020-06-04   幸福福田

原标题:深圳中小学“食堂革命”来了!中小学生营养配餐有了深圳标准

在深圳校友圈中

除了“深圳校服”

校友们讨论度最高的就是“学校食堂”了

中小学毕业后

很多人对学校食堂唯一怀念的

就剩食堂阿姨手抖那一瞬间了

吐槽食堂

往往是校友聚会的一道“硬菜”

前不久,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市教育局、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做了一件在全国校园来说比较超前的事。

这些部门委托深圳市疾控中心牵头制定的一份标准,正式“落地”执行!它就是——

《中小学生营养配餐指南》

这意味着,今后在深圳的中小学食堂,饭菜怎么做、怎么配,不能全看饭堂老板水平高不高、掌勺师傅心情好不好、分菜阿姨的手抖不抖,一切得由科学“说了算”,目标只有一个: 要好吃,更要营养!

《指南》要求,做到食物多样、营养均衡,适时调配,注重营养与口味相结合,尤其强调要增加奶类、蔬菜、水果、坚果。

比如——

  • 每天提供的食物种类应不少于12种、每周不少于25种
  • 每天至少提供3种新鲜蔬菜
  • 每天提供至少1种新鲜水果
  • 每人每天提供300g以上牛奶或相当量的奶制品
  • 建议每人每周提供50克至70克坚果
  • ……

目前,全国范围内仅有深圳等个别城市建立了中小学营养配餐的 地方标准。

以后在学校该怎么吃?

这份“干货”安排得明明白白

《指南》要求学校食堂和供餐单位,应在满足中小学生生长发育所需能量和营养素需要的基础上进行 食物同值互换,做到 食物多样,适时调配,注重营养与口味结合。

具体来说,《指南》当中有这22条建议,值得家长和学生关注——

深圳中小学食堂的“22条军规”

1.每天提供的食物种类应不少于12种、每周不少于25种。

2.主食应包括米、面、杂粮和薯类,避免长期提供同一种主食。

3.每天至少提供4种以上新鲜蔬菜 (只供午餐的学校至少提供3种以上),保证一半以上为深绿色、红色、橙色、紫色等深色蔬菜。

4.适量提供菌藻类, 但禁止使用野菜、野生菌。

5.每天提供至少1种新鲜水果。

6.优先选择水产类或禽类,畜肉以瘦肉为主,少提供肥肉。 鱼类首要考虑安全性,选择刺少、易取肉的鱼类,可制作成鱼丸、鱼饼等。

7.每周提供1次动物肝脏,每人每次20g~25g。

8.蛋类可于一日三餐提供,也可集中于一餐提供。

9.每人每天提供300g以上牛奶或相当量的奶制品。

10.每天提供大豆或大豆制品,如黄豆、豆腐、豆腐干、腐竹、豆腐脑等。

11.建议每人每周提供50g~70g坚果。

12.经常提供富含钙的食物:奶及奶制品、大豆及其制品、深绿色叶菜和水产类等。

13.经常提供富含铁的食物:动物肝脏、动物血、畜瘦肉和鱼类等。

14.经常提供富含锌的食物:贝壳类、动物内脏、鱼禽肉类和奶类及其制品等。

15.经常提供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动物肝脏、蛋类、深色蔬菜和水果等。

16.经常提供富含维生素B1和维生素B2的食物:大豆、坚果、肉类和全谷类等。

17.学生餐要清淡,每人每天烹调油用量不超过25g,每人每天食盐不超过5g。建议轮换使用不同种类的食用油。

18.早餐安排在6:30~8:30、午餐11:30~13:30、晚餐17:30~19:30之间进行为宜。

19.烹调以蒸、炖、烩、炒为主, 尽量减少煎、炸等烹调方式。

20. 不制售冷荤凉菜、生食类食品、裱花蛋糕。

21. 不得加工制作四季豆、鲜黄花菜、野生蘑菇、发芽土豆等高风险食品。

22.学校应及时将供餐食谱向全校师生和学生家长公示。

以上标准虽然是针对学校食堂及供餐单位,但其中的原则其实是通用的, 对家长平时给孩子做饭也可以带来参考

信息来源: 深圳教育、深圳疾控、福田教育

转载请注明以上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