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画最少的汉字
大家都知道答案是“一”,
或许会有机智的小伙伴想起“乙”,
但其实,还有一个答案:
这个字读 “líng”,用于数字中,
多用于表示页码或年代。
“〇”和“零”虽然都能表示“0”,
但是用法不一样。
一个数字用作计量时,
其中“0”的汉字书写形式为“零”;
用作编号时,
“0”的汉字书写形式为“〇”,
例如“二零一九”,
写法应该是“二〇一九”。
笔画最多的汉字
最新出版的修订本《汉语大词典》,
收录了由四个繁体龙字合并的字:
龖(上下各两个繁体“龙”字),
音“zhé”,
共有六十八画,
意思是“唠唠叨叨,话多”。
嗯...这么多笔画,果然“画”多。
同音字最多的读音
汉字里同音字最多的读音是“yì”,
多达五十七个,分别为:
艺、抑、易、邑、屹、亿、役、臆、
逸、肄、疫、亦、裔、意、毅、忆、
义、益、溢、诣、议、谊、译、异、
翼、翌、绎、刈、劓、仡、佚、佾、
埸、懿、薏、弈、奕、挹、弋、呓、
嗌、峄、怿、悒、驿、缢、殪、轶、
熠、镒、镱、瘗、癔、翊、蜴、羿、翳。
下面,请大声朗读这五十七个字。
读音最多的汉字
“那”字,
共有八种不同的读音,
分别为
nā、nǎ、nà、nè、
něi、nèi、nuó、nuò。
1. 那姓的“那(nā)”;
2. “那门子”(同“哪”)的nǎ;
3. “那我不再等了”的nà;
4. “那人可不怎么样”(口语音)的nè;
5. “那些”(方言)的něi;
6. “那三年”的nèi;
7. “不戢不难,受福不那”(《诗经·小雅·桑扈》)的nuó;
8. “那踪”(移动步子)的nuò。
汉字中最常见的部首
最常用的部首是“口”,
平均每100个不同的汉字,
就可能出现20个左右的“口”。
除了以上几个奇特的例子,还有这些汉字之“最”哦:
最闹的汉字
biāo
猋
“猋”读作“标”。字形很明显,三条狗纠缠在一起,表示狗群奔跑的样子。引申一步,便派生出迅速、飙升的意思。
最无赖的汉字
pá
掱
“掱”读作“爬”。那还用问吗?典型的“三只手”,从别人身上窃取不义之财。“掱手”一词,变成了“四只手”,仍然脱不了“贼皮”,读作“扒手”。
最昂贵的汉字
bì
赑
“赑”读作“必”。“贝”就是钱,一上两下三个“贝”字码在一起,表示“用力的样子”。
最牛的汉字
bēn
犇
“犇”,读“奔”,也是“奔”的异体字。牛,本性温顺,三头牛碰面,也不至于太疯狂,除非蹿进了西班牙斗牛场。这个字反倒是奔跑、急匆匆的意思。
最易伤人的汉字
lí
刕
“刕”,读“离”,通常作为姓氏使用,蜀人“刀达”之后,避难改为刕字;或用于网络用语,指三把刀叠加在一起,表示抓狂或想要杀人的意思,是刀的升级版。
最热的汉字
yàn
焱
“焱”,拼音yàn,部首为火,常形容火花、火焰。古同“焰”,读音古同“炎”(yán)。
最土的汉字
yáo
垚
“垚”读“尧”,形容山高。“垚”字不常见,虽说一副土头土脑的模样,核心却是峭拔巍峨、直插云霄。
最滑的汉字
xiān
鱻
三条鱼,味道鲜美。“鱻”读作“鲜”,同时也是“鲜”的异体字。原指生鱼,抑或“新鲜”的意思,也指鲜美、应时的食物。
看完这些汉字,
真是涨知识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