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市全面深化供销综合改革增强服务“三农”能力

2020-01-06   宿州广播电视台


记者从日前召开的全市供销社系统综合改革推进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19年以来,宿州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按照综合改革实施方案部署要求,积极推进各项改革试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2019年1-11月份,全市供销社系统完成商品销售总额166.1亿元,同比增加52.9亿元,增幅为46.7%;实现利润1.017亿元, 同比增长44.7%。

自身改革任务基本完成。按照市委深改办改革进度要求,经过积极筹备,全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简称“农合联”)成立,市农合联共有会员单位80家。为加强本级社有资产管理,相继成立宿州市合众商贸供销有限责任公司和市供销社资产管理委员会,社有资产运营管理体系初步形成。

基层组织体系日趋完善。我市各级供销社在综合改革实践中,不断摸索,大胆创新,以推进“供销社+”“党建带社建、村社共建”等模式为手段,在全市重点行政村成功创办一批村级供销社。通过统一采购,降低了农资购进成本,实现企业和农户双赢,为农民提供了更加便捷的生产生活服务,基层社的服务功能进一步恢复和提升。截至2019年11月底,全系统已组建村级供销社125个。

社会化服务水平不断提升。综合改革以来,我市供销社系统最先创立土地托管模式,目前开展的土地托管模式已向深层次发展。其主要内容是,按照“政府支持、供销社主办、多方参与、市场化运作”的原则,建设涵盖广泛、集多功能为一体的为农服务中心。依托为农服务中心,开展包括土地托管在内的综合系列化服务,完善产供销各环节服务内容,全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2019年,全市系统计划新建和改造为农服务中心10个,现已全部完成。

为农服务触角进一步延伸。根据省社加快基层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要求,各县区供销社把村级综合服务社建设作为打通为农服务最后一公里的有效载体,下大力气加快建设。2019年,全市新建标准村级综合服务社102家,总数达到500多家。在加强村级综合服务社建设的同时,继续推进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各地供销社与当地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及其他经济组织,通过产权结合,探索创办土地托管、农机作业、资金互助等各类专业合作社。目前,全市由供销社领办的专业合作社达307家。

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体系初步形成。全系统通过改造经营网络,盘活社有资产,搭建服务“三农”平台,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培育和发展了一批新的龙头企业。截至2019年11月底,全系统已建各类经营服务网点5192个,覆盖全市所有乡镇和90%的行政村。建成农副产品批发交易市场6处、连锁店2081家、培育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5家。基本形成覆盖全市农业生产资料、日用消费品、农副产品、再生资源、烟花爆竹、金融等六大经营服务网络,初步形成县乡村三级贯通的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体系。

电子商务业务稳步推进。市社以“网上供销社”建设为载体,加快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探索网上交易、仓储物流、终端配送一体化经营,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截至2019年11月底,全市供销社电子商务公司已发展到7家,涉及电商经营的企业10家,依托第三方电商平台开设店铺的8家,预计2019年供销系统电商销售额将突破2亿元。

助力脱贫攻坚作用有效发挥。我市供销社系统始终把服务“三农”职责与扶贫开发工作有机结合,依托自身优势,加强联合合作,在扶贫工作中展现新作为。一是发展电子商务助力脱贫,促进农民脱贫增收。二是依托为农服务中心,开展技术培训促扶贫。由靠单一的资金扶贫,向用劳动技能型“扶智”“送技”帮扶方面转化,让农村弱势群体在保障中自食其力,在帮扶中走向富裕。

助农增产增收成效明显。近年来,各地供销社积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乡村旅游业、农村电子商务等新产业新业态,积极推广应用无人机飞防植保等服务项目,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延伸服务链条。

资金互助业务健康发展。全市供销社系统3家专业合作社开展了资金互助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