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北大中文系主任,全国语文教材主编,却因这句谣言遭家长怨恨

2019-12-31     小王的教育观

说到语文这个科目算是我国从小学开始一直学习并且影响一生的最重要学科之一,就算你数学不好或者英语等科目不好,但是语文很难有人会讲看不懂的,毕竟作为各类学科中的基础科目,语文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对于语文的重视性也成为了教育部门关注点之一,而说到语文教材的编排却存在了多个版本,比如人教版、苏教版、北师大版、湘教版、西师版等,因为这些教材施教区的不同,所以存在了一定的差异,但是从使用度来看,人教版的最为广泛,而且很多其他版本的中小学教材也会根据人教版作为范本来进行具体编制。

而在如今的中小学教材制定当中,说到温儒敏的名字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状态,他作为中小学语文科目的教材总主编成为了很多人耳熟能详的人物,在人教版的高中和小学语文科目编排中,温儒敏起到了重要作用。

温儒敏今年已经73岁,但依然活跃在教育领域之中,而且还兼任了北大和山大的教授博导等职位,温儒敏作为当下语文界的泰斗级人物,他的很多话流传在了教育界,早年间从人大这所985毕业的他后来考入了著名的北大中文系,在北大先后读完了硕士和博士,并且凭着自己的能力在北大留校任教。



也正是如此,使得高考、中考语文的风向标都要以此为依据,语文科目我们都了解虽然很难拉开分数差距,但是想在高考中胜人一筹依然要考出不错的分数才行,这也导致了很多人对语文科目的关注度。因为主编的名字要写在教材的显眼位置,所以很多人认识了温儒敏,但曾经在网上流传许久的一句话,让不少家长和考生开始憎恨了温儒敏那就是“高考语文考试中要实现这个目标,那就是要有百分之十五的人做不完”。

虽然这句话看着并不长,但是让人听后还是蛮刺耳的,特别是对万千的家长来讲,很多人早已对教育形成敏感性,而这样的言论招致非议就再正常不过了。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俗话说三人成虎,以讹传讹就是指的一件事情经过多人的传播后,一句话会出现内容的曲解和意思的改变,而温儒敏也正是遭受了这样的谣言传递最终被广大中小学家长所误会。而后来我们才知道,温儒敏并没有讲上面那句让人看完以后让家长和考生胆寒的话,而是曾经说过类似于这样的话“高考需要有区分度,难度存在很正常,而高考中出现15%左右考生做不完试卷也是一件正常的事”,由此可以看到他所表述的内容与此前被大众所听到的言论有很大的不同。

而温儒敏的观点其实并没有什么不对,我们都知道高考是一类选拔性考试,有难度也是十分正常的事情,无论是在数学还是英语科目上都体现得十分明显。

虽然语文学科作为大众都可以接受和不容易考低分的一个科目,但为了能够在高考中为各类学校和国家遴选出更优秀的人才,让尖子生和普通生有所区别,因此加大一定难度也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情。(高考若特别简单和特别难都是两种极端行为,不仅对选拔人才无益,而且失去了高考本身的价值)

所以从温儒敏因一句谣传很久的话可以看到,在网络发达的时代,我们一定要辨别信息的真伪,在三人成虎容易言语遭到传播中曲解和引发谣言的情形之下,还是需要大家更加理性看待问题,对此你是如何看待的呢?你认为大众对温儒敏的误解委屈吗?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wS-AXG8BMH2_cNUg9--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