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发布

2020-06-05     大连广播电视台

原标题:大连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发布

大连 环境质量如何?

监测结果可以“数”说吗?

实施了哪些 治理措施

空气、水、土……

这里有你想知道的

6月4日,大连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市生态环境局有关负责人,就2019年大连市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情况进行了通报,并回答记者提问。会议发布了 《2019年度大连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

数据

2019

生态环境质量 总体状况良好

2019年,大连市生态环境质量总体状况良好。

环境空气质量全面达标

水环境质量持续向好

声环境质量略有好转

辐射环境质量和生态环境质量保持稳定

环境空气质量

市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02天,优良率为82.7%。其中:

空气质量 的天数为111天

为191天

轻度污染为50天

中度污染为7天

重度污染为6天

大连各区市县AQI分级天数及达标天数比例

六项主要污染物浓度全部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市区 细颗粒物年均值为35微克/立方米

可吸入颗粒物年均值为60微克/立方米

二氧化硫年均值为11微克/立方米

二氧化氮年均值为26微克/立方米

市区 臭氧浓度为154微克/立方米

一氧化碳浓度为1.2毫克/立方米

全市自然降尘年均值为5.7吨/(平方公里•30天),符合辽宁省标准,与上年相比持平。

全市降水pH年均值为6.03,酸雨频率为1.4%,与上年相比下降1.3个百分点。

地表水环境质量

▋饮用水源地水质

全市13处县级及以上饮用水水源水质全部达标,向主城区供水的碧流河水库、英那河水库两处饮用水源水质优,各项评价指标年均值符合地表水Ⅲ类标准及补充项目、特定项目标准限值。

▌主要河流水质

碧流河、英那河、大沙河、登沙河、庄河和复州河等六条主要河流的21个监测断面中,3个断面水质为Ⅰ类,9个断面水质为Ⅱ类,5个断面水质为Ⅲ类,4个断面水质为Ⅳ类,无Ⅴ类和劣Ⅴ类断面。

大连市六条主要河流水质状况

碧流河城子坦、英那河入海口、大沙河麦家、复州河复州湾大桥、复州河三台子、庄河小于屯和登沙河登化等7个国控考核断面水质均达到相应水质考核目标。

海洋环境质量

▌海洋环境状况

全市近岸海域水质总体稳中向好,优良(一、二类)水质海域面积比例为98.3%,同比上升7.3个百分点,其中符合一类海水质量标准的海域面积比例为96.9%。

2019年大连市海域水质等级分布示意图

▌海洋功能区环境状况

大连老偏岛-玉皇顶、大连长山列岛和大连海王九岛海洋自然保护区海洋生态处于健康状态。

星海湾、长山群岛海洋公园海洋生态处于健康状态,金石滩、仙浴湾海洋公园海洋生态处于亚健康状态。

典型海岛獐子岛海洋生态处于健康状态,典型河口庄河河口海洋生态处于亚健康状态,典型海湾复州湾海洋生态处于健康状态。

金石滩、泊石湾、傅家庄、星海湾、大黑石、夏家河子和仙浴湾海水浴场水质优良率均为100%,塔河湾海水浴场水质优良率为91%。

声环境质量

全市功能区声环境昼间监测点次达标率为93.3%,与上年相比持平;夜间监测点次达标率为72.0%,与上年相比升高0.7个百分点。

大连市功能区声环境达标状况

全市道路交通声环境昼间平均等效声级为67.3分贝,低于交通干线两侧区域噪声标准2.7分贝,道路交通噪声强度等级评价为“好”,与上年相比无明显变化。

全市区域声环境昼间平均等效声级为53.0分贝,环境噪声总体水平等级评价为“较好”,与上年相比无明显变化。

电磁辐射环境质量

中心城区电磁辐射环境质量保持良好,11个例行监测点位的电场强度和功率密度测量值均远低于国家标准限值。

自然生态状况

大连市生态环境状况总体为良,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为67.2,与上年相比略有提高。全市森林覆盖率为41.5%。建成区绿地率43%,绿化覆盖率44%,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1.3平方米。

全市共有自然保护区11个,总面积5860.8平方公里。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个,省级自然保护区1个,市级自然保护区6个。

行动

2019

四大战役均取得 重要进展

2019年,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齐心,同向发力,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果、新突破。

1

蓝天保卫战

环境空气质量全面达标

2019年,全市推进7家30万千瓦以下机组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工作。

开展散流体运输、建筑施工、裸露地面、道路施工四方面扬尘污染专项整治行动。210家建筑工地安装了扬尘在线监测系统,766台散流体运输车辆完成封闭改装,裸露地面净减少1.53万公顷。

对全市907座1000立方米以上油品及有机液体储罐开展无组织排放监测,推进180家涉VOCs重点企业实施深度整治。老旧货车全部纳入公安稽查布控系统,率先在东北三省开展中重型柴油货车深度治理工作。

2

碧水保卫战

水环境质量进一步提升

对全市纳入河长制管理的河、库排放口进行了全面排查,启动首批超标排污口整治工作;多部门联合开展专项行动,查处涉水违法企业,整治畜禽养殖污染,推进河道垃圾清理。

加快污水处理厂建设和改造工程,2019年全市新建和改造乡镇污水处理厂3座,建设临时污水处理设施2处。完成普兰店区二期等污水处理厂新建并通水运行,完成金龙寺污水处理厂达标改造。全市污水处理能力达到198.9万吨/日,中心城区污水基本做到“全收集、全处理”,区市县建成区污水收集处理率达到90%以上,出水水质全面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

印发《大连市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作战方案》,按时完成国家部署的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各项节点任务,全面开展黄渤海区域入海排污口排查,组织开展复州湾、普兰店湾两个重点海湾综合整治修复。

3

净土保卫战

土壤及危险废物环境风险

得到基本管控

大连市深入开展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工作和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全面加强对土壤环境污染重点监管单位的监督管理,推动污染地块治理修复项目实施,全年修复污染场地面积4.6万平方米、修复污染土壤11.3万立方米。

新建2座一般工业固废填埋场,全市工业固体废物填埋能力达到304万立方米。

全年办理危险废物网上联单4.35万份(次),安全转移处置危险废物22.29万吨。

积极推进农村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全市975个农村基层卫生机构的医疗废物全部纳入集中收运和处置,农村医疗机构医疗废物集中收运处置比例达到100%,农村医疗废物集中收运处置体系建设全国领先。

4

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

农村人居环境质量

不断改善

我市有序推进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组织实施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百村示范、千村清洁”行动,全市所有行政村开展了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农村垃圾处置体系覆盖率达到92%。

开工建设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13.5万座。

新增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行政村17个。

农村“四旁”植树400万株。

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86%以上,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74%以上。全市建成美丽示范村100个。

来源: 大连市生态环境局、大连发布

编辑:郭洋 校对:王婷婷 编审:海燕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wPRwgnIBnkjnB-0zH_O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