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
梅雨走了,台风走了,副热带高压北抬了
刚过去的双休
高温发威了
“我高温天虽会迟到,但绝不缺席!”
今天
小编有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
你想先听哪一个?
好消息是
三伏的“初伏”结束了
坏消息是……
我们迎来又长又热的中伏
“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统称
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
其气候特点是
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风速小
头伏和末伏各10天
中伏10天或20天
“三伏”共三十天或四十天
今年“加长版”中伏
从7月22日到8月10日
将持续整整20天
一年中最热、最难熬的日子
已经到来
一般来说
中伏时
浙江常处于副热带高压的控制下
是“三伏”中最炎热的时段
今天是中伏的第一天
太阳也是火力全开
本周放眼望去每天都是高温天
随着副热带高压西伸加强,本周浙江省以晴热高温天气为主,午后部分地区有分散性的雷阵雨,其中 22 日、26-27 日雷阵雨范围相对较大,有雷雨地区可伴有短时暴雨和强雷电等强对流天气。
周内除沿海地区外大部地区日最高气温可达35~37℃,局部 37℃以上。
伏天气温高,天气闷热
一不小心,人们就容易生病
尤其是这4种疾病
每年夏天从6月开始,心脑血管疾病就进入了高发期,并且会一直持续到8月中旬。统计数字显示,气温每升高1℃,急诊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就会增加17.3%。
夏季高温,中暑不是什么罕见事儿。但是!在中暑里面,有一种最严重的中暑叫做“热射病”,死亡率高达60%,是临床表现最严重、死亡率最高的中暑。很多人对这种中暑类型了解很少,一旦发生,致死事件不在少数。千万不可小瞧中暑。
夏季,人们常呆在空调房,很容易导致一种夏季高发疾病——面瘫!天气炎热,部分人选择空调或者风扇直吹,风寒之邪侵犯面部,出现面部神经炎,即面瘫病症。面瘫患者常常会导致面部神经麻痹,严重时嘴歪眼斜。
“三伏天”这段时间,人体消化功能变弱,自身的抵抗力和对气候适应性下降;同时,闷热的天气适宜细菌的繁殖,因而腹泻、肠炎成为“夏季”最常见的消化道系统疾病。
最后
送上高温天
防暑降温小妙招
01
及时补充水分、均衡营养
喝水应少量多次,每次100毫升为宜。剧烈运动中或后,不宜大喝冷饮。要想安度盛夏,应尽可能多吃杂粮、粗粮、水果与蔬菜。
02
室内外温差不可过大
空调室内外温差不超过5℃为宜,即使天气再热,空调室内温度也不宜到24℃以下。居室应保持幽静、清洁、通风凉爽。
03
午睡虽好不宜太长
夏天犯困,午间小憩似乎是个不错的选择,然而不少人遭遇了“起不来”的尴尬。如果午睡的时间太长,会加深抑制大脑的中枢神经,导致醒来后更加疲倦。但不能熬夜,要保证充分的睡眠质量。
04
忌受热后“快速冷却”
炎夏外出或劳动归来,忌开足电扇、立即洗冷水澡,冷饮也要少吃,这样会使全身毛孔快速闭合,体内热量反而难以散发,还会因脑部血管迅速收缩而引起大脑供血不足,使人头晕目眩。
05
备好防晒、防雨用具
高温外出应做好防护措施,如打遮阳伞、戴遮阳帽、戴太阳镜,最好涂点防晒品,尽量减少户外活动。
来源 | 浙江天气、楚天都市报、健康时报
编辑 | 吴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