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岁的刘先生,患上“痔疮”有2年多了。
据他介绍,自己隔三差五就大便出血,一直以为是痔疮。所以,每当便血的时候,刘先生就会到当地小诊所开一些治疗痔疮的药,槐角丸、痔疮膏药等中药西药,都用过,吃了以后也有一定作用。
直到今年7月初,他发现自己的“痔疮”严重了,先是一天排便十多次,大便形状也开始不规则。慢慢的,每次排便几乎都伴随着大量血水。意识到问题严重性,刘先生才来到我院肛肠专科做进一步确诊。
肛肠科主任周贵金医生,先给刘先生做了指诊,随后便提出让刘先生做进一步的肠镜检查。
不出所料,肠镜检查显示,刘先生的乙状结肠与直肠的交界处,有一环粥样病灶。
这哪里是刘先生口中的痔疮,分明是进展期直肠癌!周主任立即为其安排转院到肿瘤医院进行手术。周主任说:每年都能遇上好多例直肠癌患者,错把癌症当痔疮,于是便错过了治疗直肠癌的最佳时期。
痔疮与直肠癌,傻傻分不清?
正如周主任所说,很患者出现肛门出血的时候,会认为是痔疮,于是就按照痔疮来对待自己的病症,等到发现不对劲的时候,很可能就错过了最佳治疗期了。
那么痔疮与直肠癌,从症状表现上看,到底有哪些不同呢?
1、便血症状不同
痔疮颜色呈鲜红色,出血再厉害,也是鲜红色。痔疮便血多是在大便排出后,再滴落下来,所以,血液和粪便不会混合。
而直肠癌,便血颜色呈暗红色,通常混合黏液、浓液和血液一起排出来,与大便相混。
2、排便次数不同
痔疮患者的排便次数,与正常人排便相同,规律。
直肠癌患者,排便习惯发生改变,表现为排便次数明显增多,或者出现便秘,甚至会呈现便秘和腹泻交替的症状。
3、大便形状改变
直肠癌患者的大便形状会发生改变,常见的就是变细、变扁,或者带曹沟。
4、腹部症状
直肠癌患者,会出现腹痛、腹胀等不适感,与之伴随的是食欲减退,体重下降。腹部或者肛门部位,会出现肿块等。
作为患者,当出现便血,或者排便异常的时候,不要随便定义这种症状,毕竟我们不是专业人士。
所以,把专业的事交给专业人做。
周主任所说:“当出现便血,或排便异常的时候,建议去医院做进一步检查。”医生会通过指诊或者直肠镜检查等,确认患者症状病因。
1、肛门指诊
指诊,就是通过手指触及直肠四周粘膜来判断病症,属于常规筛查直肠癌的方法。
周主任介绍,80%的直肠癌发生在直肠中下段,而肛门指诊能发现80%以上的直肠癌。
2、肠镜检查
肛门指诊,因为手指长度有限,无法深入直肠上端,所以,对于中上段检查不到的病例,需要通过肠镜进行深入筛查,它是用纤维镜进入肠道内来显示肿瘤位置,对判断肿瘤大小、性质等基本情况有准确依据。
所以,当高度怀疑是直肠癌的时候,应进一步进行肠镜检查。此外,肠镜检查也能够进行组织病理活检,这也是检查肠癌最重要的手段。
而肠镜检查,也是发现大肠早癌的最有效的检查方法。
最后周主任建议,40岁以上人群,无论有无症状,最好都做一次肠镜,而肠镜也是目前发现大肠早癌的最有效的方法。
如果自身是罹患风险较高的人群,应该更早、更频繁的进行筛查,比如说,直系亲属在60岁之前罹患直肠癌,则建议在35-40岁之间进行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