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文 不同编成快速集群,加强装甲兵与炮兵,隐蔽战役企图,苏军准备白俄罗斯进攻
1944年6月24日在白俄罗斯战役中ИС-2 坦克掩护步兵进攻
1944年6月22日,也就是卫国战争爆发三周年的日子,白俄罗斯战役打响。22日晨,波罗的海沿岸第1方面军和白俄罗斯第3方面军在短促的炮火准备后,以先遣营实施了战斗侦察。各先遣营在个别地段楔人纵深1.5千米,并在有些地方夺占了第1道阵地。在近卫第6集团军近卫步兵第22军进攻地带内,第一梯队团的主力分队投入战斗,在15千米正面上突破敌主要防御地带并向纵深推进了5—7千米。各集团军根据这个情况,不同程度地减少于炮火准备的时间和强度。6月23日,上述两个方面军的主力开始进攻。由于道路泥泞和拥挤,波罗的海沿岸第1方面军决定推迟快速集群进入战斗的时间,在步兵夺取西德维纳河登陆场后再投入坦克军。为了增强突击力量,把近卫第6集团军二梯队的1个军投入战斗,于日终前彻底突破了德军战术防御地幅,并在西德维纳河对岸占领了宽65千米、纵深10千米的登陆场。6月25日,方面军快速集群—坦克第1军到达登陆场,并与步兵兵团一起发起追击。同时,第43和第39集团军完成了对维帖布斯克德军集团的合围。白俄罗斯第3方面军地段内,到战役第2日终前,出现了两个战果最大的方向,即博古舍夫斯克方向和明斯克公路干线以北方向。根据这一情况,方面军快速集群一近卫坦克第5集团军转而执行第二方案,向第5集团军地带变更部署,于6月25日向博古舍夫斯克前进并投入战斗。近卫第11集团军快速集群—近卫坦克第2军也从发展不顺利的集团军左翼调到明斯克公路干线以北方向,并在6月26日晨进入交战。快速集群超越步兵后,向德军奥尔沙集团后方迅猛挺进。德军只得后撤奥尔沙集团。6月28日,苏军快速兵团在宽大正面上抵达别列津纳河,向前推进了150千米。被围于维捷布斯克的德军集团被苏军第43和第39集团军歼灭。
维捷布斯克-奥尔沙进攻战役
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右翼部队在6月23日进行的战斗侦察基础上于24日发起进攻。第65和第28集团军在近卫坦克第1军协同下,第1天就突破了第一防御地带,个别地段突破了第二防御地带。在步兵攻击第三阵地时,第65集团军快速集群一近卫坦克第1军赶上了步兵战斗队形,从而保证了高速突破德军第三阵地。方面军快速集群在战役第二日晨在第65和第28集团军结合部投入交战,迅速向西北方向推进。这为近卫坦克第1军迅猛发展提供了条件,战役第三日日终前,近卫坦克第1军进抵博布鲁伊斯克。在罗加切夫方向上,由于地形不利和敌防御坚固等原因,进展比较缓慢。第3集团军快速集群一坦克第9军进入交战未能成功。直到6月25日日终,坦克第9军才配合第3集团军右翼兵团完成对第一防御地带的突破。当天夜间,由于方面军南部集团到达博布鲁伊斯克,德军感到合围的危硷,将其位于苏军第3和第48集团军当面的部队后撤。苏军侦知这一情况后,乘势突破了第二防御地带,并转入追击。坦克第9军利用航空兵支援脱离步兵,沿两个方向展开追击。至日终前,前进达90千米,从东面迫近博布鲁伊斯克。6月27日晨,在该城以北与近卫坦克第1军会师,合围了德军博布鲁伊克集团。6月29日,该集团被苏军消灭,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主力在合围对外正面上继续进攻,到6月29日日终时推进100-110千米。
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实施了莫吉廖夫战役,6天强渡6条江河,向前推进90千米。 此时苏军快速兵团基本兵力距明斯克100千米,而德军退却部队主力距明斯克却有130-150千米。苏军统帅部接连下达训令,要求各白俄罗斯方面军加速前进,将敌军合围于明斯克以东,同时命令波罗的海沿岸第1方面军、白俄罗斯第1、3方面军部分兵力向西进攻,以建立合围对外正面。
7月3日,白俄罗斯第1和第3方面军在明斯克地域会师,并解放了明斯克。德军10万余人被合围于明斯克以东地域。至7月11日,被围德军全军覆没。与此同时,由于德军已经没有了预备队,苏军各方面军向西的进攻异常迅猛,至8月29日,苏军前出到东普鲁士国境线和维斯瓦河一线,并在维斯瓦河对岸夺占了若干登陆场,白俄罗斯战役结束。
明斯克进攻战役
白俄罗斯战役是1944年苏军实施的战役中规模最大的一次。苏军在有效隐蔽战役企图的前提下,集中了大量兵力、兵器,比较顺利地实施了这次战役。此次战役第一次不仅在战术纵深合围了德军集团,而且在战役纵深亦合围了德军重兵集团。
苏军之所以做到这一点,首要的是进攻速度的提高。军队每昼夜推进速度达到25—35千米,快速兵团的某些先遣支队甚至达到75千米。高速度进攻使得德军无法组织有效地退却行动,从而陷入合围。白俄罗斯战役中,苏军对快速集群的使用已很熟练,方面军和集团军都建立快速集群,进入战斗的时机也把握得比较好,在发展不顺利时,迅速变更部署投入到新的方向上,大大加快了战役进程。另外,苏军在合围战术上亦有创新。以前战役中,合围的对外正面都是固定不动的,以阻击形式挫败敌军解围行动。而此次战役,由于德军在纵深缺少战役和战略预备队和苏军兵力增强,苏军合围的对外正面一直是处于向西进攻的状态,处于流动的状态中。这样,对内正面和对外正面之间的距离不断增大,即使有个别德军集团突破对内正面,还没有到达对外正面时就会被截击而被歼。苏军航空兵使用也较为有效,在整个战役纵深内配合陆军行动,共出动10万架次,投弹2.5万枚。为了集中航空兵力于主要方向,实施了沿正面广泛机动,保证了主要方向上进攻的快速性。总之,白俄罗斯战役表明,苏联红军这支战前的“纸老虎”已经成长为真正有作战威力的军队,为最后战胜德国法西斯准备了最重要的条件。
1944年7月17日德国在白俄罗斯战役中俘虏在莫斯科游行,为首是19名德国将军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