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早春,余庆天气乍暖还寒,特别是夜晚,风吹来,带着阵阵寒气,不似冬天的风那么刺骨,但依旧凉的让人发抖。
由于防疫需要,余庆被迫按下暂停键,县城街上行人寥寥无几,在城区,每隔一个路口,就能看到一两名交警在夜幕下执勤,在农村,每隔一段路,就能看到一个简易的防疫棚里透露着微弱的灯火,三五人在坚守着一个个门。
苍茫的夜色中,一边是防疫的严阵以待,一边又是安宁的小城。
这是2月12日晚间,记者在余庆县城及周边夜访防疫一线时所见到的一幕幕。
余庆东作为进出余庆县城最快的通道,是余庆“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重要屏障。
“我们每班两人,每天三班倒,负责为每一位进出人员测量体温。”两名白泥镇卫生院的医护人员告诉记者,当前正值返城复工时期,每天防疫卡点上早上出去的多,下午进来的多。
正在这时,有一辆外省牌照的汽车驶来,她们立刻从临时防疫棚的火炉旁起身准备测量体温。
请靠边,停下。“车上几个人?从哪来?干什么?手机号?”……
值守的特警和交警走上前去,数人数、检查,对下站的车辆行踪进行登记。出口一边,有着同样的人做着同样的工作。
“看似一两百米的活动范围,每天要重复一两百次,也是个不小的体力活。”24小时不间断检查,每天四班倒,从大年三十就一直开始。现场一名特警说。
男特警上前询问,女特警跟上做记录,很多爱心人士送来了牛奶、草莓等慰问品,他们在执勤期间很难有停下来的时间休息片刻。
白泥镇政府相关人士告诉记者,这个卡口的检查人员由医务人员、公安、交警、镇村干部约近20人组成,是余庆县人数最多的一个卡口。
随后,记者驱车前往离余庆东五公里的满溪村卡口,五公里的路程,记者在路上遇到两处由当地村民自发组织的防疫卡口,每个卡口两三人,过往的车辆虽然很少,不过志愿者还是就近从居民家中拉来了照明灯,并且有村民送来木炭用于取暖。
在满溪村卡口,记者见到有三两个村干部围坐在火堆边,为了避免聚集,另外的三两个村干部在临时搭建的防疫棚里,夜里往来的人很少,不过这个卡口一刻也没有放松过。
“现在天黑看不清,卡口上面就是余庆东服务区,由于担心乘客从服务区下车进入余庆县城,这个卡口任务十分繁重,另外这条路也是可以通往石阡县的一条乡村道路。”满溪村监委会主任周光前介绍到这个防疫卡口的重要性。
种辣椒、种大葱、种蔬菜……
此时闲来无事的三两个村干部围坐在火堆边正盘算着即为将即将开始的春耕生产的打算。
“时令不等人,疫情要防,田头的活也不能耽搁。”周光前说。
夜已深,天未亮。他们依然坚守,只为了守住一个门,平安一座城。
编后语:因为疫情的突袭,年味淡了许多,然而余庆县为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全县共设置县、镇、村三级277个疫情防控卡点,2000多名公安、医务工作者、基层干部始终冲锋在前坚守一线,严格实行24小时轮班制,负责进出人员的体温测量、行踪登记、疫情防控知识宣传等,筑牢疫情防控网,保障人民群众的安全。
(全媒体记者 贺春雨)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wI_AQ3ABjYh_GJGVmoF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