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65岁以上的他们,却醉心这件事…

2020-01-04   珠海香洲

年久失修的路灯亮了,基础设施修缮提升了

小区环境整洁美丽了

……

看着身边环境的新变化

社区居民无一不喜笑颜开

而带来这可喜变化的背后

业委会党支部在业主自治中的引领

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为加强党对业委会领导,以党建破解无物业小区的治理难题,全面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香湾街道北堤社区全力推进渔民小区红色业委会的建设工作。


总的来说,北堤社区

聚力“四做”、打造“四红”业委会

充分发挥业委会党支部

在业主自治中的引领作用

下面一起看看到底是哪“四做”

打造怎样的“四红”业委会


做党的“传声筒”

实现红色引领


积极宣传党和政府的各项政策

推动各项政策在居民群众中落地生根

业委会党支部成员积极上门入户

收集群众意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


渔民小区的居民以老人家居多,业委会的工作人员平均年龄65岁以上,但大家总以一股热诚投入工作。



“大爱无疆”附加补充医疗保险政策推广期间,在社区的指导下,业委会工作人员上楼下楼,挨家挨户敲门讲解,遇到行动不便或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人家,同是老人的业委会成员还得顶着老花镜和居民摸索着操作使用,不辞辛苦来回奔走,就是为了使小区业主能及时知晓、享受惠民政策。


做业主的“主心骨”

创建红色机制


社区党委牵头,由社区党委、业委会党支部、业委会和议事代表等四方人员组成了联席会议,开展小区物业自治、环境整治提升等小区公共事务的管理,成功构建了“红色+”议事协商机制。



渔民小区建于上世纪80年代,基础设施老化、停车空间紧张、景观绿化缺乏管理等问题常被居民垢病,业委会党支部成立前,一直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



红色业委会建立后,“四方”联席会议充分发动居民参与议事,历经6次会议讨论,最终达成小区环境提升整治方案,筹集改造集资款共17100元,并撬动社会资源,引入城市参与式规划资金20万元参与改造。



目前,小区修缮提升工程已进入施工,预计春节前后能给居民送上一个整洁美丽的小区环境。



做业主的“和事佬”

打造红色队伍


渔民小区是老旧小区,没有物业公司管理,环境卫生、水电公摊、公共空间管理等各种矛盾凸显,邻里间争拗不断。



社区党委多次做工作,发动退休职工参加业委会,并在业委会成立了党支部。渔民小区业委会成立党支部后,不再停留在物业自我管理上,更加细致深入到群众中,及时协调解决邻里间矛盾纠纷。


渔民小区某业主房子因排污管长期渗漏引起电箱线路漏电跳闸,业委会党支部听到情况反映后,积极介入调解,第一时间配合社区党委做好群众矛盾化解工作,并安排工人进行维修,切实使矛盾化解在源头,维护了小区和谐稳定。


做业主的“贴心人”

享受红色服务


群众关心的问题能第一时间得到解决,才能使党组织获得群众认可。业委会党支部成立后,充分发挥了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不断撬动各方资源,为居民办实事、解难题。


渔民小区路灯年久失修,原有线路全部不能使用了,在业委会党支部成立前,维修资金一直筹措不足,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

业委会党支部主动担当,两次入户发动居民集资,共筹得7300元,还远远不足预算金额;业委会党支部积极联系上级党委,最终通过 “民生微实事”申请解决款项不足问题。亮灯工程亮民心,业委会党支部进一步凝结了小区民心,增强了老百姓对党组织的归属性。


改造前 改造后


渔民小区有困难老党员因病住院,业委会党支部了解情况后及时向社区党委反映,多方争取到临时救济金5000元,并将黄某列为社区“居家探访”和“送学上门”的对象,把党的关怀传送给困难老党员,帮助其渡过难关,贴心解决了难题。


他们是将党和政府的政策传达给业主的“传声筒”

是带头为业主解决困难的“领头雁”

也是协调处理业主的邻里纠纷“老娘舅”

“红色业委会”

让百姓安居笑颜开,美好生活甜如蜜


编辑:黄秉钊

素材来源:香湾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