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东(化名)是浙江嘉兴的一名高三学生,因为之前高考首考的两门科目发挥失常,所以想放弃今年的高考,一心等着明年复读。4月13号,高三学生返校上课,无论家人怎么劝说,小东都拒绝返校,只想呆在家里,甚至以割腕来要挟妈妈。
苦闷之余,小东妈妈的闺蜜在杭州交通918官方APP开吧“杭帮侠”板块求助。
今天早上《领先早高峰》节目播出了小东一家的苦恼,吧友们各抒己见。
有的吧友认为:高考并非唯一出路,综合素质更为重要。
还有吧友认为:参加今年的高考,可以当作明年的预演。
疫情期间,学生只能在家上网课,对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要求很高。而高三学生距离高考只差“临门一脚”,课业负担、心理负担会更重。
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高三年级组组长瞿汉武说:
开学之后,大部分自主性强、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学习状态变化不大。复课之后还是可以正常跟上进度,但是寒假期间学习效率不佳以及首考没有发挥好的学生,他们的学习过程会比较吃力。跟不上学习进度,加上首考失利导致自尊心受到打击,个别学生甚至患上了抑郁症。
高三的学生,心理健康至关重要。该怎样帮助学生卸掉繁重的心理压力呢?
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高三年级组组长瞿汉武:
一定要想办法让孩子倾诉,让他正视现实。你考的不好,可能其他学生也没考好。而且距离高考还有一段时间,只要好好把握剩余的时间,高效率的学习,提升的空间还有很大。一旦孩子拒绝沟通,可以考虑寻求心理老师的帮助。
针对小东的情况,记者咨询了杭帮侠心理学专家夏丁玲。
心理学专家夏丁玲:
在这样关键的时期,孩子出现类似的情况是因为内在能量不充分,如果父母不能很好的理解他,而是一味地指责,告诉他父母说的就是正确的,会让孩子和父母的关系更加对立。当务之急,是倾听孩子的诉求。表达出对孩子最大程度的理解和支持。慢慢的,等孩子冷静下来,他自己就会思考哪种方法更好,意识到现在做法的不理智。
如果平时孩子和父母之间的沟通已经不顺畅,双方的关系不融洽,可以引入一个专业的支持,让心理老师成为二者沟通的桥梁,打开孩子的心扉,让孩子的郁闷得以宣泄。
来源: 杭州交通918 记者:真圆
备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编辑:洪婷婷
欢迎在漳州微信矩阵、今日头条上做品牌宣传,开业广告,产品推广,各种活动直播等,联系电话:18359614989(+微信同号,请备注“推广”)